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之探究
杂志文章正文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之探究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3        返回列表

“学者先要会疑”,大凡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几乎都是从质疑提问开始的。有效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提问已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环节,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思维,开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那么,该怎样实施课堂的有效提问呢?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者,掌握着课堂提问的第一主动权。西方学者德加默说过: “教师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教材的知能要求和思想因素,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针对主体的趣点、疑点,精心设计并适时提出问题。

一.把握主体特征,因材提问,教师课堂提问的受众是学生,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智能基础不尽相同,对教师提问的“消化”和吸纳程度不一,因此,教师提问应面向各层次学生,以全员的积极参与并有效地学习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基础水平和反应能力为中心。

首先要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已知、未知和欲知。即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学习基础、思维水平甚至性格特征、反应能力等,教师必须做到丘壑在胸。教师提问应在学生“愤”与“悱”时下功夫,即学生不知道又急于想知道某事.或已知某一问题但又急于进一步探索解决的心理状态下,适时提出问题,最易于激发求知欲与探求兴趣。

把握主体,就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问。一个班的学生基础不同,学情各异,尖子生有浓厚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自觉性高,表现欲强;学困生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时,教师的提问要立足全体,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尽是“阳春百雪”课堂容易成为几个尖子生的表演舞台:而“下里巴人”多了,就会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厌倦感。这样的提问,都只能调动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性便会大大降低。

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有弹性和张力,即蕴涵着层次性,尽可能让各层次学生的“各取所需”。如《杨修之死》一文可设计这样一组提问:1、杨修的“恃才放旷”表现在哪些方面?2、你觉得杨修的真正死因是什么?3、杨修该“死”吗?4、假如,杨修生活在现今时代,他的遭遇会怎样?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铺垫,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答,尽管答案或深或浅,但课堂不再是“竹外桃花三两枝”,而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紧扣教材重点,择要提问。紧扣教材重点施问,才能切中肯綮,把握教材要旨。如若巨细不捐,就会隔靴搔痒,抓不住要害而喧宾夺主。因此,上课时教师要将问题集中到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譬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为突出父爱这一重点,让学生齐读“望父买橘见背影”部分,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并说出其依据。学生读后,浅浅深深得出了一些答案: (l)这是一个臃肿的背影,因为父亲是个胖子;(2)这是一个笨拙的背影,因为父亲爬月台时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动作迟钝; (3)这是一个凝聚着父爱的背影,行动如此艰难,还要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这全是因为爱; (4)这是一个忘我的背影,攀、缩、微倾这些动作都说明其不易为而为之,它体现出的是父亲为儿子撑起一方温馨的空间而透支生命的挣扎; (5)这是一个困顿的背影,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家中负债累累,还得为一家子的生活而奔波; (6)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这么一个问题,引起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入探究,从中感悟到真挚深沉的父爱。

有时文章的重点,同时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就应拣“难”而问。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为了突破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教学时,抓住第八小节“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样, “难”字当头,其“重”也就了然于胸了。因此,紧扣重难点进行提问,是有效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不二法门。

三,针对学习欲点,探究提问。学生学习中的“欲”点.就是能激起主题求知欲望的心理表现。有效的提问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教师提问能针对欲点,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学生既能有所悟又有所得,从而感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有的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人间天堂。知道苏州美在哪吗?请看——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的美美在同林,那么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苏州园林》。这样的“导语”顺应学生猎胜好奇心理,让学生跃跃欲试,急于走进文本,先“读”为快。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上好《苏州园林》张了本。

针对“欲”点提问,能有效引导学生走出“山重水复”,步人“柳暗花明”的境界。

教学《石壕吏》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诗句时,可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到底是谁在泣幽咽?这是学生急于想揭开的“谜底”,于是思维特别活跃: (1)是潜回家中的老翁,想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遭遇而泣幽咽; (2)是媳妇因婆婆被抓、公公在外避祸,孤儿寡母想起阵亡的丈夫而泣幽咽; ( 3)或许是乳下孙受了惊吓,哭了很久,没力气哭了而泣幽咽; (4)或许是别人家有人在哭,因为安史之乱不只是给这一家人带来灾难, “老翁”只是千万不幸者中的一个典型而已;(5)或许是诗人自己在哭泣,是诗人为安史之乱中百姓所遭受的灾难而痛心…一

课堂的有效提问,是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针对学生的“欲”点进行提问,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有助于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让课堂绽放光彩。

四,提倡多元生成,留白提问。“一树梨花千首诗”,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同一语文教材的感知解读不尽相同,或各抒己见、异彩纷呈,或浓妆淡抹、深浅不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以自己的思维预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像绘画艺术巾的画家一样,留出大片“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求得多元的“解”。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当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有利于思维成果的多元的动态的生成,问题不宜过细过死。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让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空间。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补全桃源村人与渔人的对话。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对话的内容,明白了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教师还可提出桃花源存在与不存在这一矛盾性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通过辩论,殊途同归:在当时社会中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只是为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已。作者虚构这一神话般的“伊甸园”,只是否定黑暗的现实,表达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围绕留白,矛盾性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再创造热情,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有效的留白提问,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给学生留出思考空白,即思维的余地。应当指出,学生的思维是一种过程,或演绎,或归纳,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神化了学生,常用知识抢答的形式来教学,问题一提出,就立马要求学生抛出思维结果。由于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只能浅尝辄止,或不着边际的“猜谜语”“瞎嚷嚷”,或迎合作者或师者的意图,说出毫无个性和深度的“大路货”答案,表面活跃热闹,实则少效或无效。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理解的“缺陷”或“空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思维“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圆满,构建成一个思维的“完形整体”。从这一意义而论,教师对一些理解感悟类问题,有效提问的指向性不宜过分集中明了,而要留出空白,让学生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

周海兰,教师,现居浙江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