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谈作文的规范性
杂志文章正文
谈作文的规范性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0        返回列表

所谓作文规范也就是作文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正像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说: “专一依赖法则固然是不中用,但法则究竟能指示人以必由的途经,使人得到正规。渔父的儿子虽然善于游泳了的专门家,究竟相差很远。”(夏丐尊、刘熏宇《文章作法》,中华书局2008年3月出版),这里所说的作文规范,从大的方面说,有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有“课程标准”的要求、有《考试说明》的要求等等;从小的方面说,包括作文的思想内容、文体特点、行文思路、语言表达等等。这里侧重说说当前中学作艾教学中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方面。

一.胸中有“格”,文体规范。

有的学生曲解了自选文体和文体不限的题目要求,文体失“格”现象较为突出,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文体作秀。有的学生抓住文体自选、文体不限的要求刻意“作秀”,借各种貌似创新的文体胡乱阐发。一考生模仿高考佳作《谏屈原书》写成《谏父母书》,但文中充斥着“小儿向你死谏,你们也需学会品味时尚”,“祝老爸、老妈龙体安康等”半文半白、不文不白的句子,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读之令人生厌,难得高分。二是文体不清。不少同学对文体定位模糊,无“范”可言。有将夹叙夹议误解为文体混合的,一半是记叙,一半是议论,不知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有的议沦文不摆事实,讲道理;记叙文不去记人叙事、写事抒情;童话语言成人化,晦涩难懂;故事新编缺乏文化知识的积淀和新编故事的素养,导致了“四不像”甚至“看看啥都不像”的作文。三是自创文体。有的考生将书信、日记融为一体,有的同学在议论文前也加之所谓的题记,有的同学写让人如坠云雾、不知所云的科幻体,更有甚者写一些充斥网络术语的所谓“网络体”,这些“自创牌”文体往往极其倒人胃口。

要做到文体规范,可采用如下对策:

对策一:熟悉文体知识,做到心中有“格”。

记叙文要把握其六要素,做到记人叙事清楚明晰,环境、动作、场面和细节等各类描写细致生动,可以写得美一些,写得具有散文味、小说味,但所有的记叙文都必须符合中心明确、要素完整、线索清楚、详略得当的要求;议论文必须符合论点明确、说理充分、论据充实、层次清楚的要求,重视“引论——本论——结论”的说理过程,做到论证有力,观点正确,不可以叙代议,不讲道理;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表现手法上可以不拘一格,但所有的散文都必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必须一线贯穿、讲究意境;小小说要把握三要素即人物、环境和情节,要通过典型环境和情节设置来塑造人物形象。

对策二:分析文题特点,科学选用文体。

高考作文虽是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但也各有特点。像“品味时尚”“兽首风波”之类理性色彩偏浓的话题宜选用议论文体,像“这也是——”等感性色彩偏浓的话题宜选用记叙和散文文体。总之,文体规范要建立存科学选用文体的基础上,要把文体规范的“镣铐”变成作文成功的阶梯。

文体规范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越“文体规范”雷池的创新,只能贻笑大方。

二,强化审题,立意规范。

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弄清写作对象、范围、人称和重点,从而把握命题者的意图,确定文章的立意、选材、主旨和体裁等。首先要看清题目属于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等,然后根据文题特点,规范立意。

话题作文的立意相对宽泛,最近已经渐渐退出了高考的舞台,09年高考没有话题作文出现。新材料作文的立意要从材料中来,但立意并不唯一,如全国高考作文试题II的立意就有机遇与创新,细节决定成败等。命题作文立意一般是唯一的,因此一定要吃透命题的含义,如江苏高考作文试题《品味时尚》,审题时就要注意:“品味”是一个动词,有仔细体会、玩味之义, “时尚”不是时髦,而是时兴的风尚,物质、精神等都可以进入品味的视野。只有全面掌握命题者的意图,挖掘题目的内涵,才能审准作文题,做到立意规范。半命题作文,填写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和立意,动笔前一定要启动思维引擎搜索材料库,找到可以诠释话题的素材,来落实话题。填写的内容开口宜小,但开掘要深。如09年福建高考作文“这也是一种一”,审题时我们要注意:“这”是一个近指代词,暗示所写内容必须真切、真实,行文时要把“这”的内容具体化;“也”表示写的内容表象与实质有一定的差异,但经过作者独特的感悟后,完成了思想的升华,本题立意规范要特别强调“也”的落实。

三.健康心态,思想规范。

所谓思想健康就是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健康积极,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思想观点于人于己都有所裨益。综观09年高考作文中的一些低分文章,其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令人唏嘘,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一是“苦大仇深”式。有的同学看不到生活的主流,作文中通篇流露的是消极颓废的情绪。二是“偏激思维”式。有的同学作文没有理性分析,缺乏辩证思维,以偏概全,钻牛角尖,强词夺理,使文章失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力量。三是“矫揉煽情”式。有的同学“为赋新词强说愁”,为文造情,胡乱编造一些令人悲痛欲绝的事迹。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徒增笑耳。

那么,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思想规范呢?

l、求真。作文要求真,是指作文要有真情、真理、真意、真趣。唯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唯有真理才能启迪人,唯有真意才能感动人,唯有真趣才能吸引人。作文的求真,也是生活的艺术表现,是健康人格的文本呈现,绝不要求作文一笔一画摹写“真人真事”,更不要求作文“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来由”。

2、求美。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健康的作文讴歌美。作文之美,源于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明辨是非的审美理念。那种以丑为美、以怪为新、以游戏人生为时尚、以标榜另类为先锋的作文思想,其结果只能是媚恶俗、玩琐碎、耍贫嘴、做游戏。

3、求善。作文要求善,是指用善的心灵去观察生活,把善的事迹,善的情感流于笔端,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格调永远积极向上,彻底远离让人感到压抑的灰色作文。用善对待别人,即可快乐自己;用善撰写文章,更能打动读者。

四.纯洁母语,语言规范。.

语言是作文的载体,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规范,形象丰富,表现力强的文章能让人眼前一亮;反之,如果“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则会“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如何规范作文语言呢?

1、语言言简意赅。大凡优美的文章,总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文约意丰。作文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删繁就简,抓住中心,用浓缩的语言表情达意。如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中一句:“其实,品味时尚,就是品味一种生命状态、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心灵追求。”微言大义,言简意赅。

2、慎用网络语言。有的学生大量使用网络语言,“哇塞”“酷毙”“84”“躲猫猫”“非主流”,甚至还冷不丁冒出一两个让阅卷老师揣摩半天的词语。网络语言是网络中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但用在作文中就有些不伦不类。高考是一种严肃的考试,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否会正确使用母语。因此需要考生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达,慎用网络语言。

3、不宜使用文言。自2001年高考佳作《赤兔之死》受到好评以来,不少学生对文言写作情有独钟。作文中就出现了文言抬头、古语蔓延的势头,但由于文言底蕴不足,反增硬伤。因此,考场作文不宜使用与现代语言相脱离的文言。

五.追求完整,结构规范。

所谓结构完整,实际上就是对作文思路展开有序的一种要求。结构规范要做到如下几点:

l、合理划分段落层次。一般来讲,段落的划分是否合理,要以是否表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来衡量。在记叙文中,常常以时间、空间的变化和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为依据来划分段落,要将事件的整个过程写得清楚明白,让读者有一个充分认识;在议论文中,则是在确立中心论点的基础之上,以几个相对独立的分论点为核心划分段落,每一段或是一个道理的完整分析,或是一个完整的推论,都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

2、清楚内部逻辑关系。材料的组织、层次的安排,都必须考虑到事理和逻辑的制约因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不可以随意。一般情况下,同类内容要相对集中,由因到果,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各段的内容又必须有联系,不能间断,不能有跳跃和交错的现象。此外,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还应注意各部分的照应。

进行作文规范的训练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作文规范的基础上不仅能写出合格的文章,而更高层次的追求,则是使学生在“规范”的过程中了解、掌握作文的一般性规律,进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规范”(即风格)。

明学圣,教师,现居江苏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