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入情入境调动情感体验
杂志文章正文
入情入境调动情感体验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42        返回列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通过解读文本,让学生沉迷其中,实现学生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和精神世界的自由交流。而解读文本,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语)。毫无疑问,学生自主性阅读是解读文本最有益的方法。但如果不进行一定的引导,自主阅读就会浮在表面,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呢?必须运用恰当的手段,让学生进入文本特定的情境,有效地与文本进行沟通。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人情人境”法。

一.情景导入

导入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课文导入的方法很多,从创设情景以帮助学生走近文本的角度看,主要有故事式、描述式、图画式、演示式几种。故事式就是用讲课文故事的方法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课文。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故事性强的文言文。如:教《陈涉世家》,课一开始,教师说: “这节课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教师接着说: “同学们知道陈胜、吴广吗?我讲的就是他们领导农民起义的故事。”于是教师依照课文内容,加进一些细节,把课文内容讲给学生听。讲完后,教师说:“这个故事哪里有?请大家翻到课文《陈涉世家》,它会原原本本地告诉你。”这样导人,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和课文内容,翻译、复述、背诵课文都有好处。

描述式是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课文内容的某一关键性情节进行描绘,留下悬念,使学生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并产生急于阅读全文的心理。如,教学《旅鼠之迷》之前,教师可以生动地描述“旅鼠死亡大迁移”的情景:数百万旅鼠逢山过山,遇水涉水,沿着一条笔直的路奋勇前进,一直奔到大海,毫不畏惧地跳进海里。这种描述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图画式导入是教师运用能体现课文内容的图画,引起学生学习课文兴趣的一种导人方法。如教学《岳阳楼记》时,可以以一幅含有洞庭湖远景的岳阳楼照片导人。为了把教学的内容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用演示式导人。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教师带来一些搭桥用的硬纸板,让学生上台搭成平桥和拱桥,并比较它们的承受能力。以此导入课文,学生能获得具体、可感的课文知识,既激趣,又引思。

二,感情朗读

叶圣陶说: “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感应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这里的“美读”就是感情朗读。诗歌、散文、童话、故事甚至小说,文本中的优美情境,如果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往往是苍白无力的,难以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但使用感情朗读,让学生自己去听,去感受,效果就会好得多。感情朗读要注意两点。一是朗读者(教师、学生或朗读带)要声情并茂,用普通话读出节奏和感情,有时可以配上音乐;二是要求学生凝神静听,边听边想像出所描绘的一幅幅画面。这样,优美的朗读使学生如临其境,进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如,教学诗歌《在山的那边》,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闭目静听时,想像那一座挨一座的大山的形状和颜色,爬山吃力的样子,爬山的决心,爬上山后失望的表现,爬过一座又一座山的辛苦感觉,爬上最后一座山时欣喜的表情,以及大海的宽阔美丽.从而体会到理想是美好的,而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这种情感体验,不是教师的解释所能奏效的。

三,生动讲解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爿,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就不敢讲解课文了,生怕戴上“包办代替”和“灌输”的帽子。其实,适当的讲解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一般来说,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比学生要深刻,全面,体验也比较深,难度较大的课文尤其如此。教师在深钻了教材之后,将自己的感受融人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中去,然后在课堂上生动地讲解,有助于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情境,深刻理解课文。讲解要傲到生动,必须感情充沛,具体细致,准确流畅,干净利落,调动多种感官,配合身段、手势、神情等肢体语言,将作品中的情感淋漓尽致地传达给学生。当然,“讲”要讲在关键处,讲在点子上,要“讲”中有“导”,做到“导而弗牵”、“开而弗达”,不能滥用,多用,一讲到底。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宜联系到苏轼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七年不见的背景对“把酒问青天”、“起舞弄清影”两处进行生动的、启发性的讲解,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与作者达到心灵上的共鸣是很有好处的。运用生动讲解法不必担心教师的解读影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为只有理解了基本内容,才会有独特解读的产生,更何况有些解读是基本的、不能随意改变的。

四.声像触动

一些陌生的或难于理解的作品内容及其情感,仅靠朗读和讲解是难以让学生人情入境的,必须借助于直观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为直观教学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多媒体融声音,图像、色彩于一体,同时作用于人的听觉和视觉,在创设情境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塞腰鼓》是一篇非常有气势和激情的优美散文,所表现的有关生命和力量的主旨不容易理解。学生(尤其是南方学生)对安塞腰鼓又比较陌生,如何才能让学生引起共鸣?笔者在上课前从网上下载了一段表演安塞腰鼓的视频材料,上课时,配合朗读,播放了这段视频材料。宽阔的场面、豪放的舞蹈、粗犷的动作、鲜明的色彩、激越的鼓声和感情激昂的朗读,使学生仿佛感觉到自己已置身于厚厚的土层之上的黄土高原,安塞腰鼓的气势和力量震撼着心灵,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逐渐融人到学生的内心,学生就在这种情境中不知不觉地领会了课文的情感和主旨。用声像触动学生的情思,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相关联想

我们形象地把在个性阅读中产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说成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里,“哈姆莱特”产生的条件之一是读者自己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基础,并能在阅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实现学生与作者、文本对话,就要在阅读教学中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基础。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指向学生阅读的实际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基础,使学生的心弦得以拨动。如,教琦君的《春酒》时,对农村的孩子或在乡下生活过的城镇孩子,要指导他们回忆自己所知道的农村吃春酒的习俗,真实的见闻与课文的描述相互融合,课文所表现的淳朴的民风、浓浓的乡情就能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又如,教学《背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这一典型细节时,让学生想起自己父亲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那温馨动人的亲情会马上在心头涌起。阅读作品时教师若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相关联想,学生就会产生真切的体验。

六,换位感受

有些课文所传达的感情,教师在教学中想了许多办法,学生还不能完全正确理解。这时,如果让学生换位感受一下,“柳暗花明”的境界就可能一下子出现。如,教新课文黄蓓佳的《心声》时,如果按一般的方法来教学,学生对小说为什么取名“心声”,理解往往不到位,万卡的故事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也难以说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李京京在读《万卡》的时候,产生了“相关联想”——想起了自己与万卡相似的经历, “同是天涯沦落人”.感情上产生了共鸣,不知不觉流出了眼泪,这正是李京京“独特体验”的结果。然后提醒学生:如果你就是李京京,处于那种情况下,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心里话要说?这么一换位,学生自然就进入了课文中所描写的情境,感情细腻的学生也可能像李京京一样,眼睛潮潮的,而“心声”会脱口而出:老师,请你理解我;同学,请你尊重我;亲情,请你走近我;公开课,请你真实些……换位感受,确实是一条进入课文情境的捷径。

七,表演体验

体验是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深刻地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设法给学生以体验的机会。而表演就是一种学生很感兴趣的体验方法。“表演体验”要求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自导自演,或者将课文的某一片段直接表演出来(不经过改编这一环节)。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在于:学生要想成功地表演,必须认真阅读原文,仔细揣摩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发挥想像和联想,再设法用语言、动作、表情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这样,学生会在主动探究中进入作品情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在体验过程中,融进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表达与众不同的感受。因此,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像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如:《最后一课》 《变色龙》可以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孔乙己》中“排”、“摸”等动作, 《核舟记》中苏轼、黄庭坚、佛印3人的坐姿、神态等可以直接上讲台表演;学习《再塑生命》时,还可以安排学生蒙上眼睛去找东西,感受盲人的世界,真切体会海伦·凯勒学习的艰辛和毅力以及莎利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教无定法,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做到根据文本的特点恰当地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包办代替).有助于学生迅速而轻松地走进文本与作者沟通,就是好方法。还望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多在实践中摸索。

邓先华,教师,现居湖南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