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信息技术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信息技术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5        返回列表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育教学 的改革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技术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 学校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 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 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 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一轮课程改革施行 以来,当前的基础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与联姻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特 别是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因为搭乘上信息技术这趟高速列车,也变 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它带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从未有过的超级灵动的 视听效果给师生以巨大的冲击力与震撼力,创建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创设了如真似 幻的文章意境,强调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主体地位,重塑了学生主动建构知 识体系(或意义建构)的体验过程;信息技术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革 命,其强大的信息量也如滔滔江水汩汩不绝,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 信息的筛选与重组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也是史无前列的。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完美联姻,称得上是教学改革的珠 联璧合,其优势不胜枚举。难怪许多中学语文教师把多媒体运用于阅读课 堂教学,当作是真正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制胜法宝。年轻教师凭借自己对 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甘愿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迷”,没有ppt课件就 无法正常进行教学,总能在课堂上给学生以视频、音频、图片与动画的直 观、形象、立体的效果。中老年教师也唯恐落后,挑灯夜战,只为那精彩 的pPt能更加的声情图文并茂。一篇课文阅读教学,非得用上十几或几十 张ppt不可。然而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真的就那么完美无瑕, 毫无缺憾吗?恐怕得对当前正狂热推崇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的语文阅读教 学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如今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 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到底怎么啦?我把它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一.依然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满堂灌现象严重,忽略学生的主体地 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 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 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正是基于对这一理念的深刻理解, 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设计阅读教学课堂时,总能想方设法自觉运用现代的信 息技术于教学中.希望通过多媒体这一高科技平台给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全 新的改变。然而愿望与理想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因为老师在设计教学的过 程中,他们更多地是关注老师自己,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并没有被突出。我 观摩过几节这样的公开课,都是年轻老师上的语文阅读教学课,都综合运 用了多媒体技术,制作的ppt共有三十多张,一会是如真如幻的情景导入,一会是对文本主旨的把握与思考,一会是超链接观看戏剧表演,一会又是写法归纳……内容庞杂,信息繁多。这么多声、画、文的视频效果,老师基本上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它们简单地拼凑在一起,或者干脆从网上下载别人的课件。当然网上固然不乏优秀课件,然而毕竟是别人的东西,它只是适合他们的学生,但是世上毕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的学生,其个性特点并不一样呀,你就不假思索地拿来课堂上展示,我们的学生又如何能真正融入课堂,充当其学习的主角呢?所以那几节公开课,除了开头的情景导人,学生表现出一点热情之外,其他的各环节都完全像个局外人,整堂课都是老师唱主角,一言堂灌到底,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那么对于这样一种所谓信息化了的阅读教学课,学生的学习方式真的彻底改变了吗?学生的学习效率真的提高了吗?恐怕谁也不敢苟同。

二.信息技术流于表面的热闹,呈现的内容缺乏内在逻辑,忽视文本与学生实际。

年轻教师思维敏捷,他们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较扎实,接受新鲜事物也快,因而只要条件许可,他们往往是最快也最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一群人。不管什么类型的阅读课,他们都非“课件”不可。特别是年轻教师,天天提着电脑上课,有时还不免感叹:没有找到好课件无法上课了!因为有这样强烈的信息技术观,他们的课也确实会生动丰富许多。然而细究其技巧,真的不敢恭维。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难点无法突出,一堂课学生不知道要掌握什么,甚至整个教学流程也是随意牵强附会,内容的呈现既不遵循由浅人深的原则,也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东打一枪,西晃一下。至于文本与学生实际,就更不是课件制作考虑的问题。记得曾看过某中学《高祖还乡》这一课件展示。《高祖还乡》本是一篇戏曲阅读课,按一般的解读思路町以紧扣“戏曲”这一文体特征来没计,教学重点应该是通过本文的学习,把握戏曲的一般特点,以及把握人物性格的一般方法。然而这位仁兄设计出的课件却是这样:先是讲解刘邦其人(了解人物背景是理解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无可厚非).接着拓展阅读,大谈《史记》如何评价刘邦, 《××》如何看刘邦,野史如何看刘邦……接着更是脱离本文大讲其它内容……图文并举,内容很多,容量很大。二十几张ppt过去了,还没有切人“正题”,各项内容都很凌乱,没有什么内在逻辑。那么学生在这样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熏陶下,他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了吗?他的思维与语文素养提高了吗?真不敢奢想真能如新课程标准所祈祷的那样:打破学科界限,加强综合性,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只怕学生刚刚从传统接受式教学牢笼中解脱出来,又得掉进信息技术的桎梏中。

三,信息技术的直观化、图像化,从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中学语文课本的阅读作品,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是中国文化的典范之作。品味文本、对话文本、深入文本是语文阅读学习的一条最基本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体验,获得情感与思维的发展,并有意义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其学习品质也在这意义建构中养成。本来,阅读文本中蕴藏了许多的“空白点” (包括内容与写法等),需要渎者(老师与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反复琢磨这些“空白点”,并能透过其表层感知其“隐性的信息”,通过联想与想象进行再创造,品味出作品的“精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然而一些老师却完全无视语文阅读教学的这一最基本的方法,撇开学生的内在体验,用信息技术将文中最富有想象空间的“空白点”直接分解,让它直观化、图像化,如用唯一人物影像或代表结论的文字分析统一呈现给学生,使得一千个个性各异的学生脑海中只留下一个“哈姆雷特”。老师也许会为学生另辟蹊径而沾沾自喜呢?殊不知一味地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可能会因此停滞不前。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明白,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阅读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是用其独特的方式进行情景创设,渲染气氛,启发思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建构文本意义,但对话文本,深入文本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只是我们在整合二者的时候,缺乏认真的考虑,没有找到二者真正的契合点而已。

四,忽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

本来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其目的之一在于通过两者的整合,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为传统教学方式只是过分强调单一的师传生方式,从而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主动性创造,才备受诟病。然而综合运用了各项信息技术的现代阅读教学课堂,恐怕也难逃单一传输方式的厄运!因为教师本人在设计课件的时候过于看重教师本人的理解,而比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就难免会更在意教师自己的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也很少,师生互动方式并没有彻底的改变,更不要说什么变革了。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如果学习者没有很好地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他们的思维与智慧就无法在协作与交流中共同发展,长此以往,不仅学生个体无法主动建构意义体系,学习整体也无法共同完成意义建构。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教师们要谨慎,在设计课件的时候,最好要全盘考虑,特别要考虑好上面提到的四个问题,这样也许才能真正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向往的那种“大同”景象。让我们都为此而努力吧!

凌声红,教师,现居广东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