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语文课本不可丢
杂志文章正文
语文课本不可丢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6        返回列表

●李明勇 陈金哲

我市教研员王凯老师在最近一次全市语文教研会上宣布:七——八年级语文期末水平测试短文阅读将再次涉及课内语段。此举引起全市语文教师热议,大多数老师认为,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这势必会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对此,笔者认为:此举势在必行,中学语文课本不可丢!

什么是语文?在教学大纲里清楚的写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实际上不像大纲所说的那样被人们重视,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学什么?语文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感到茫然,这主要体现在对待语文课本的态度上,很多老师认为课本与考试关系不密切而不重视课本,甚至有的干脆扔掉课本全然不管。果真中学课本不重要,可丢下不管吗?其实不然,真要学好语文,掌握好这门功课,非但不能不重视它,而且还要努力吃透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

语文课本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认识语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运用和传播语文的最主要途径。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的写作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语文课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偏见,主要是因为老师和同学没有真正从语文的T具性和人文性这一高度来认识语文,仅仅局限于考试这一目的,难免会产生“课本太死板、内容不新鲜、讲起来不生动、听起来没兴趣”这样的感觉,因为考试是不可能像其他科目那样直接考到课本内容,让人觉得学课本没多大意义,不值得学。

但是,一个语文成绩优秀,文学功底扎实的学生,他的知识哪一点又不跟教材息息相关呢?从教材中不仅可以学到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知识,还可以同古今中外名人同呼吸共患难,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自己日益长大成熟起来。这一切,其他的学科是不可能同时学到的。

更何况,语文教材并不是真正的与考试无关。其他的不讲,就作文来说,中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博闻强识,自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写作水平,更何况熟读教材中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可为学生节省课外寻找阅读材料的时间。但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多同学,特别是我们这些广大的农村同学很难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写作文时,常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时,我们不妨思维多变一点,头脑灵活一点,巧借一下教材,也能够成就一篇考场佳作。如果我们把初中阶段的180篇课文作为作文材料的话,那可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库”!这些“材料”,既可以在内容上“挖掘”它们,又可以在“形式”上模仿它们;既可以作议论性文章的论据,又可以作记叙性文章的构思;既可以是“形似”式的克隆,又可以是“神似”式的摄取。朴实的叙述,简要的说明;慷慨的议论,真挚的抒情;精彩的对话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不经意的细节,哲理性的故事等等,在课文中俯拾皆是。学好语文教材,不但能作出好文章,而且,还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有用青年,课文中的那些名言警句、名人事例可让你受用一辈子!由此看来,语文课本可丢吗?

既然如此,可是为什么时常会听到语文课本没什么可学的声音,看到学生丢开课本的现象呢?当然,语文教材也不是白玉无瑕、完美无缺,例如有些文章跟不上时代、有的政治气味太浓、有的深奥难懂等,但这不是主要原因,而主要原因在于一些语文老师没有充分理解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没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因为他不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就设法改变自己”、“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读死书,会把书读活;死人读活书,会把书读死”。“师者传道解惑也”,传授书中的道理,讲解学生学习中的疑惑,是老师的天职。他们凭自己的爱好讲一些不负责任的话,而没有考虑到“师者,学之范也”,自己讲的一句话、做的一件事会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因而,造成了老师不想教,学生也不想学的事实。如果丢开了课本,学生能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材料,并能从中汲取比语文课本更好、更多的营养也好。然而,很多同学在丢开课本之后,又无法找到真正可学的材料,结果课本丢了,语文知识也丢了,一上考场只能瞎蒙,至于生活中要用到语文时,也就只好一问三不知了。

在此,我再说一句,语文课本丢不得,同时,也敬告那些轻言丢开课本的老师们,不要再轻言丢开语文课本,为了我们的语文,为了我们的学生,更为了我们的教育!

李明勇,陈金哲,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