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胸有韬略巧复习 手握妙笔自生花
杂志文章正文
胸有韬略巧复习 手握妙笔自生花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3        返回列表

●温从武

每年的中考前,老师和学生都要面临一轮又一轮的复习。但是,中考复习头绪繁多,而试卷中直接考查课本内容的题目并不多,大多考查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迁移理解,因此不少同学总是感到语文复习无所适从,甚至心生厌倦,认为精力花费得不少,取得的成效却不大。

事实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在冲刺阶段,若老师能给学生制定适当的复习计划,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复习,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再辅以适当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稳扎稳打,那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那么,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应该注意哪些策略和方法呢?

查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等方面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试卷分“基础知识和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三大板块。试题内容也是总体稳定,局部调整,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课外古诗文的阅读,到最后是写作。试题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但更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守文本,夯实基础,熟记巧用练真功

现代中考,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我们组织学生复习时,就应该全面深入,彻底过关。但一定要记住:坚守语文本性,现行教材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在基础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字词。我们要整理出重点字词的音、形、义,范围由大到小,最终压缩出很精练的内容,确保这些重点内容人人过关。

2.病句。我们主要是要教给学生常用的修改病句的方法,并把它放在一段话中修改,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3.古诗文名句默写。则要求学生首先尽量默写出全部诗文,然后再选出重点篇目,再压缩,最后圈划出重点名句。这些名言警句大都具有很强的文化品位,是公认的名言警句,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对照《中考说明》的基本篇目,认真记忆背诵,在背诵复习时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要注意从不同层面考查(如记忆、理解、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4.综合性学习。不仅对教材内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要认真准备,而且平时要留意观察生活,留心周围发生的大事件,对该项考查融人中外名著阅读测试内容的方式要加强训练。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内涵,捕捉文字中的信息源,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采集信息点,组织成答案。

对其他的基础知识,老师也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复习,争取基础知识部分不扣分或少扣分。

二,明确考点,掌握技巧,精读深思显神通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现代文阅读侧重考查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和作者、命题者的思维等量时,他的答案才是全面而准确的。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一般是两篇,所占比例较重,失误也较多。因此,我们平时就要加强训练,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感悟文章的精美与独到。在最后复习中,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美新鲜的文字材料让他们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审美能力,传授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在考试中,阅读题目的设置,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学生做题时应牢牢记住: “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要么是利用原文组织答案,要么是摘录相关词语组织答案,要么是通盘考虑,采集答案,要么是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组织答案。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

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所以在阅读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寻找他们的内在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了解“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怎样写”这三个问题。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回归文本——即在反复阅读中,从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只要平时多总结考点,多归纳解题技巧,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和考查,就能争取做到考试不扣分或少扣分。

对古诗文阅读的复习,要注意立足课内,拓展延伸。复习时要抓好重点篇目。根据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筛选取舍。

古诗侧重语言品味、感情把握,对写作技巧等难点问题可不必深究。

文言文考查常见的题型有两种:

1、词语考查。考查重点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2、内容考查。考查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文言文思想情感的考查。

对文言词语的复习,要掌握常用实词及四种词法现象(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

对翻译类题型的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2)了解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句子翻译力求直译,字字落实。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 (3)另外还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等特殊现象。(4)若直译不通,则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

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总之,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阅读,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要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加强积累,关注社会,发挥优势扬个性

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五分之二的比例,地位举足轻重,绝对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要关注世界社会、时事科学,开阔视野,做一个大气的人。要让学生与时代现实产生律动,要学会想象,学会捕捉刻画生活的细节,张扬个性,写出真实的体验。

在复习阶段,同学们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视野、了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学习他人文章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然学生学习会比较紧张,但是我们仍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实践,每天要组织学生至少挤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开展阅读,重点阅读优秀学生作文或者是满分作文,可组织学生开展阅读点评活动:学生阅读时,旁边准备一个点评本,随时点评出优秀作文的成功之处,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加强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近年来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规定:在基础得分(综合考虑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评分)的基础上可以加书写分、创新分,然后再减去错别字、标点、少题目等扣的分。考生有必要了解具体的要求,知道在哪些方面努力可以再加分,在哪些方面努力后可以少减分,这样无形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自己的作文得分。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实战演习,限定时间(一般在50分钟左右),从作文的基本思路做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成文,严格程序,严格时间,认真写作,在具体写作中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

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当前,中考作文大多不限文题,考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选择好写作角度,确定好文体,或写记叙文,或写议论文,或写说明文,或写散文等。大处着眼,小处人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 “半瓣花上说人情”;要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的真挚情感,丰厚的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要注意积累信息、素材,加强基本功诸如书写、卷面、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训练,力争扩大信息量,充实写作内容,争取使自己在考场上作文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总之, “厚积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然而,在复习中,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找出差距,迎头赶上,就一定能做到“胸有韬略巧复习,手握妙笔自生花”!

温从武,教师,现居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