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文学社活动课课型初探
杂志文章正文
文学社活动课课型初探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38        返回列表

●张 杰 王军绛

我校在枣阳市教研室的倡导下,组织学生开展了文学社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对于怎样上好文学社的活动课,笔者有了些心得与思考。

一.活动课开设的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文学社活动要做到四有:活动有根,活动有序,活动有法,活动有魂。只有这样,文学社活动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才有生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道结合”。活动是语言交际的载体,是培养观察、碰撞思维的工具,是语言生成、素材积累的摇篮,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作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文学社活动姓语,不姓玩,这是文学社开展活动的根本。一切活动是为了写作而衍生,为写作而服务,旨在让学生在直观、丰富的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趣意盎然的活动中,提炼语言、培养语感、激发思维,完成写作。因而一切活动都是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下有序完成的。在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策划活动环节,巧妙安排活动再现,及时引导学生交流,适时指导学生写作,适度给予反馈评价。

二.活动课开设的课型

l、阅读指导课:学生大量的作业,家长老师(其他学科)的阻止,加上电视的诱惑和学生爱玩的天性,不少学生都没有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或者没有读书的爱好。所以,我们指导课外阅读的第一原则就是引导学生变“不读”为“要读”。语文老师利用读书活动课等时间为学生朗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包括指导学生如何精读、速读,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如何进行阅读积累、如何查阅资料等读书方法)的指导,并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有益身心的书,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

2、读书汇报课:可以取小组,取全班,取全年级集会形式进行。读书汇报的成果可以整理成材料,以墙报或期刊的形式,供书面交流,一人汇报,大家受益,可以营造一种学术气氛。师生通过读书演讲比赛,表达对书籍的热爱,畅谈读书带来的启发和感悟。

3、名著赏析课:从朗读名篇名作人手,让学生直接从佳作中吸取写作经验,避免理论指导的枯燥无味。一般分年级和层次来选取材料,七、八年级以精短美文为主,九年级以中外名著选段为主。再从模仿和创造两个等级布置课后作业,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4、写作讲座课:由高水平社员根据兴趣和特长事先选定一个写作知识点,然后针对专题查阅资料,学习理论,整理讲义,再在专题讲座上汇报个人的独到见解和学习成果。这既有助于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培养社员的独立钻研精神,改变了老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

5、作品争鸣课:把收集到的学生作品中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文章拿出来,供社员观摩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由作者谈他的创作设想,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自然双方都会有所启示和进步。或者在高水平社员中把当代文坛上引起争鸣的文学作品拿来,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组织分析和讨论,然后写出评论文章。

6、问题研讨课:为写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或难题展开探讨,如审题、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其来龙去脉,找到失误症结所在,并结合历届中考不同等级的文章,先由学生打分,再与实际情形相对照,找出问题和差距,从而领悟出写作的道理和奥妙。学习后的心得在校报校刊上择优发表,并开辟疑难信箱,由老师或学生负责解答。

7、社会实践课:带学生走出校园去感受生活,了解社会,搜集材料,调查情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写出文章,激化他们对国家、民族、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和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深切体验的表达将是那样丰厚、真切,又将是那样独到、深刻、感人。

8、集体创作课:每逢遇到重大赛事,如圣陶杯作文比赛、新世纪杯作文大赛等,就先出示题目,再分组讨论和构思,然后即兴表达思路,允许争辩和补充。这样集思广益,使大家都有收获,动起笔来就胸有成竹啦!因此不仅激发了社员的写作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在中学生中组建文学社,开展文学社活动是语文教学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好途径,是一个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摇篮,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渠道,有效弥补了现行课堂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升不足的缺憾。

张杰,王军锋,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