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关注流行新词汇
杂志文章正文
关注流行新词汇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6        返回列表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到语言,即词汇的变化上来。

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汉语每年大约出现1000个新词语。这些词语大多比较鲜活,在电视报刊杂志上频频出现,却又在一般词典里查找不到。

我们提倡“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因此语文课需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中的变化。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新词,领略汉字新的魅力。如给力、蚁族、胶囊公寓、海选、富二代……这样才不会在阅读中因为某个词语而影响学生对整句话、整篇文的理解。

正如明代陈第所言:“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尽管新词中有些不雅的、恶搞的、庸俗的成分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从这些新词中可以解读新时期的斑斓色彩,透视新时期的社会镜像,更可以感知古老汉字强大的再生活力和神奇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汉字教学在课本之外又打开一扇充满奇特魅力的学习之门。

众所周知,汉字讲究音、形、义,其实很多新词的出现也正遵循了汉字的这一特点。

一.关注字音巧谐、耐人寻味的新词,明晰汉字的读音特点。

去年,“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油你涨”、“糖高宗”、“豆你玩”、“棉里针”等三字新词接连出现,光听读音,会觉得它们和“算你狠”、“将你军”、“凭什么”、“由你长”、“唐高宗”、“逗你玩”、“绵里针”相同,可是看到词语,才发现原来是巧妙地利用了汉字谐音的方法,正是在这种谐音的新词里,我们的眼前似乎形象地展现出一幅食品接力涨价的画面,我们的耳边似乎传来了老百姓望“价”兴叹的深深无奈与抗议之声。

像这种谐音而产生的新词,还有“鸭梨”(压力)、“杯具”(悲剧)、“洗具”(喜剧)等。试想,当有人感叹“我的人生就像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或“今天我的鸭梨好大啊”,我们是不是会更多地抱以一笑,变感叹为排解,化压力为动力?

“音美以感耳”,这样的新词,使学生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大如国计民生,小到个人生活的情形,并透过字面让人寻味背后的故事。

二.关注造型奇特、生动活泼的新词,明晰汉字的构字特点。

“囧”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了,据考证,最早源于日本的这个新词,其实在甲骨文中就有了,象窗口通明,本义为“光明”。而现在我们一眼望去,更觉得像一张人脸,那“八”不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眉毛,那“口”不就是张大的嘴吗?顿时,一种郁闷、悲伤、无奈之情油然而生。试想,当一个人说“我很囧”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样。更巧的是,“囧”字的发音和“窘迫”中的“窘”完全一致。这种利用象形法构成的字在新时期也有了新的形象感。

我们再来看新流行的“槑”、“烎”,初看时,可能我们很难读出它们的音,但是它们利用汉字组合所形成的奇特有趣的造型却在很大程度上引发我们望“字”生“义”的好奇心。

其实这两个字并非生造而成,乃是有史可查的。据资料记载,它们都是中国古汉字中的象形字,《康熙字典》里记录:“槑”,读音为“méi”,同“梅”音,古文里意即为“梅”字。外型上两个“呆”字并列组成的它,在现在的网络用语中成为了形容人比呆还呆,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是不是很形象呢?“烎”,读“yín”,原是“光明”之意。后逐渐在游戏玩家中流行起来,用来形容自己充沛的竞技或游戏状态。上“开”下“火”的组合结构,特别是“火”在下面熊熊燃烧,很容易让人感到生命力旺盛,故现在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可以用来表示“霸气”、“彪悍”、“制霸”等诸多意思,体现出一种男子汉的勇武与豪气。

“形美以感目”,这样的新词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更重要的在于它们的出现使得我们对汉字的构字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得一些古老的汉字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生活,并焕发出了新的魅力。

三.关注涵义新生、丰富多彩的新词,明晰汉字的表意特点。

新时期、新时代的变化赋予一些词语在原有的意义上派生出新涵义的现象值得关注。

如“绿色”一词,原义指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含有生命、希望、生机、青春之意,现指符合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护标准、健康、舒适、安全、优质等义。如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消费、绿色奥运、绿色网站、绿色软件等。

又如热门的“给力”一词。据考证,这个最初火于日本搞笑动漫中的词,溯其根源,却在中国。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海波博士考证,“给力”一词古而有之。原是中国古代官府给官员支付薪酬的一种方式,即以力役的形式向官员支付薪俸。具体而言,就是朝廷根据官员的等级,拨给数量不等的劳役,为官员免费耕种田地或提供家政服务。即使在力役制度取消后,朝廷仍然按给力人数,折成钱粮,然后支付给官员,这笔费用往往超过官员的工资。后来,“给力”活跃在各地方言中,意思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北方多表示给劲、带劲之意,而在南方的闽南语和莆田语中有“勤快、勤劳”之意,盐城话中为“再使点力气”之意,永泰话中为“精神,有力气,特精神”之意,四川话中则是“打架斗殴,不乖”之意。现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之意,恰与“给予”的“给”和“力量”的“力”两字合在一起而产生的“给予力量”之意相吻合,又是个典型的组合词,即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词。现在的“给力”一词,俨然已经成了中国网络形容“真棒”最合适的词了。更“给力”的是,这个词已经还被一些网友音译成英语“gelivable”和法语“très guélile”,走出了国门。

值的一提的是,这种因词语涵义的演变而产生的新词,也可以带动其他与之相关的词语涵义也发生新的变化。

如“潜水”一词。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后潜水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在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广为大众所喜爱。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大众又赋予了“潜水”新一层的含义,即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秘地观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动表露自己身份、发布信息和回复他人信息的单独个体或行为。如“大家都别潜水了,都出来冒个泡,发个言吧!”据此,那些在论坛里长期不发言的看贴者就成了“潜水员”,而他们哪一天突然来了兴致,发了言,则称为“浮上来”。很明显,这时的“潜水员”、“浮上来”等词也已经有了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新涵义。

有些新词更是成了热门的组词格式。

作为前缀的,如前年的“被”字,衍生出了“被××”的表达方式,相继出现了“被自杀”、“被股东”、“被网瘾”、“被就业”、“被富裕”、“被自愿”等词,一个“被”字,用黑色幽默的方式,生动地传递出了人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强加给自己的种种做法所表示出的委屈与无奈。

同样热门的还有“楼××”这种说法,如“楼薄薄”、“楼脆脆”、“楼歪歪”等,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某些建筑工程存在着质量问题,令人担忧。

此外,一些带后缀形式的新词也层出不穷。

以“门”为例,如“解说门”、“抄袭门”、“艳照门”、“职称门”、“诈捐门”、“泼墨门”、“整容门”,一个“门”字高度概括了一系列带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也形象地表明了人们对此类事物的厌恶和贬斥的态度。

以“族”为后缀的新词,继“上班族”后,“蚁族”、“咸鱼族”、“偷菜族”、“庐舍族”、“时彩族”纷纷登场,一个“族”字形象地反映了社会中多元人群的存在和增多。

近年来,“吧”这个语气词也增加了“休闲的场所”这一新的义项:“氧吧”“网吧”“书吧”“茶吧”等场所随处可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们的休闲方式日益多元化。

“意美以感心”,积累并理解这类词语,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词语的原义,感受其古老的文化气息,而且能感受其原义及引申义或比喻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体会到其与时俱进而不断地充实或变换的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义的能力。

当然,在众多的时尚流行词汇中,如何取良去莠,选择能体现汉字演变特色的新词,让学生切实领略到汉字生生不息的魅力,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朱莉萍,徐敏,教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