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肖邦故园》之堆叠艺术
杂志文章正文
《肖邦故园》之堆叠艺术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38        返回列表

“堆叠”是一种建筑造型及空间艺术。在文学领域,结构上的建筑美同样离不开堆叠艺术,且不局限于形式上的视觉性,也包括思维上的逻辑性。在这一点上,《肖邦故园》虽然篇幅较长,且又把人、物、景与音乐交织在一起写,但上下文的联系非常紧密,做到了“堆”而有序,“叠”而有致。

一、推进式堆叠。文章在纵横两个维度上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首先,逐步探寻“故园”这一语词的双重含义。作者从肖邦的出生地,波兰的一个小村庄起笔,谈及肖邦对出生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但毕竟肖邦在那只不过度过了出生后几个月的时光,所以作者自然而然地将这个小村庄理解为是肖邦心目中“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由乡土情思升华为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出写作过程中思维的严密性。其次,表现在文章逐层递进的流程上。第一步,评价肖邦的艺术成就,从波兰人朝拜的圣地、音乐家的向往,到为欧洲文化增辉及至走向世界;第二步,分析肖邦艺术的成因,从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扩展到社会生活给他提供了另一种创作灵感;第三步,抒写肖邦艺术的影响,从对演奏家到对普通听众,从普通听众中的个人感受扩展到大众(“我们”)的欣赏,从“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深入到“重新获得对波兰文化的信心”。

二、聚焦式堆叠。这种手法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文章的首尾两部分。作者在开篇很注重堆叠以蓄势。从肖邦故居的历史及变迁入手,由一个热闹的处所、宫殿式的府第,到成为一个被人遗忘了的角落、一座简朴的小屋,最终因为肖邦而一跃成为圣地、精神殿堂。作者给予曾经的庄园以面的扫射,带过了多年繁华的灰飞烟灭,而不断聚焦的那个点(肖邦小屋)却历尽沧桑,与岁月共存。点面结合,对比烘托地表现出精神力量的伟大,艺术生命的长青。文章尾部的四季景物描写就更见匠心了:作者以肖邦故居四季的不同景色来阐述对肖邦音乐的理解,化虚为实,以形象来表现抽象,春天的曲子温柔、轻盈,夏天的曲子悠扬、清丽,秋天的曲子忧伤、深沉,冬天的曲子安然、静寂,四季的过渡非常自然流畅,而最终聚焦并休止在隆冬,这个季节最适合静静地在心底深处缅怀逝者,令人沉浸于精神世界,把文章最终的镜头定焦在音乐家身上。所以,在四季的篇幅安排上,前三季各成一段,而冬季连贯四段,成为四季的重头戏。

三、照应式堆叠。在介绍肖邦艺术成就的时候,作者将之概括为“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成就之高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到了抒写对肖邦音乐的感受部分,作者紧扣上文,给读者释疑,从而很好地照应了上文。再有,文章前部言及众多的音乐家都以造访肖邦故园为夙愿,后文则有世界上最杰出的钢琴家都把能在肖邦故园弹奏一曲引为莫大荣幸的照应。精彩之处是作者对艺术理论“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形象阐释:先简笔勾勒一年四季热那佐瓦沃拉村的色彩,然后则对四季景色展开了工笔细描,不仅仅从色彩角度,更是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将听众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相结合,并且四季景色与音乐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具体而微。在照应中深入,在深入中完善,足见堆叠之巧。

四、穿插式堆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通篇将人、物、景与音乐交织在一起写,还有对人称的别具匠心的安排。作者如同一位天才的摄影师,巧妙地在人、物、景之间切换镜头,并且灵活地运用长焦与短焦,时而将镜头推远给以全景,时而将镜头拉近聚焦于肖邦小屋,画幅则时而扩展到肖邦的一生,时而微缩到人生的某个阶段,使得文章成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再辅以肖邦音乐为背景,华彩洋溢。在人称的安排方面,则不断地通过变换人称来连缀、拓展文章内容:当人称从“他”(肖邦)转为“我们”时,文章从评述肖邦艺术深入到阐释艺术欣赏理论;当人称从“我们”转为“他们”时,文章开始形象地应用艺术理论,以风景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先以简笔从“他们”(别的听众)的感受谈起,再详细地深入到“我们”(作者个体)的感受上;最妙之处还在于对人称“你”的穿插安排上,作者时而从“他们”联系到“你”,时而从“我们”联系到“你”,总不忘时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始终保有对文章的情境感,获得共鸣,特别是最后终了在“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让人回味无穷。

万敏,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