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俗世奇人》导学案
杂志文章正文
《俗世奇人》导学案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3        返回列表

一、《好嘴杨巴》导学案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学习在与人沟通时敏捷巧妙的用语。

(一)畅所欲言——引出“好”:请同学们举例解说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看谁思维最活跃,能谈出不同的理解)

但是,在冯骥才的一则故事里,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

(二)感知内容——讲述“好”: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物,揣摩他的心理活动,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语言风格,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看谁复述最精彩,敢于超过冯骥才。)

(三)重点探究——品析“好”:称杨巴是“好嘴”,其实文章中作者只让他说了一句话。请认真揣摩杨巴的这一句话,分小组深入探究: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提示:体会这个“好”字,可选择的角度很多,既可以从说话的难度看,也可以从说话的效果看,还可以从他人的角度看。(话不在多,而在敏捷巧妙,看谁能与杨巴比。)

(四)深入研读——评价“好”:“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你怎样看待杨巴的这张“好嘴”?(敞开心扉,大胆表白) 

(五)拓展延伸——想象“好”:请大胆想象,写一段故事:杨七和杨巴的相识。模仿文章的“津味”语言风格讲述,突出人物各自的本领,语言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尽情想象,放飞思维。)

二、《泥人张》导学案

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2.品味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一)导入课文,引出奇:王叔远他能把一个长“曾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大苏泛赤壁”的故事。请同学们展示你搜集到的民间奇人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复述奇:文章主要写了两个人之间的故事,下面我们自由朗读文章,然后请同学简要复述故事的情节。

提示:请以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为中心。

(三)了解情节,把握奇:1、首先是面对“海张五”的侮辱,“泥人张”会怎么样呢?2、只见他从鞋底抠出一块泥巴,飞快的捏出“满脸狂气”的海张五,但海张五并不服,道一句“贱卖都没人要”。故事并没有结束,“泥人张”又会怎样呢?引出问题: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特点?(开动你聪明的小脑袋!)

(四)分析形象,探究奇:你认为奇人“泥人张”“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辅助问题:(1)找出文中描写泥人张技艺高超的句子读一读。并分析这些句子在描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文中除了描写泥人张的高超的技艺外,他的“奇特”还表现在什么地方?(3)文中对海张五的描写也十分精彩,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出描写海张五的句子,小组讨论:分析一下他的形象?(比一比,赛一赛!)  

(五)品味语言,欣赏奇:品味文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天津风味),幽默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友情提示:赏析句子的方法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具有地方色彩等入手。

分小组品味语言,三组各分一个问题,组长负责讨论完成并交流。(看哪一组最出色!)

问题1: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能否改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  

问题2:“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的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上全找回来了”。你怎样理解这句中“不停的找乐子”中的“找”?试着将它换成“寻”字,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问题3:品析句子“胖女人发怒了,短短的脖子猛然伸长了,陷在肉里的小眼睛居然瞪了出来,叉着腰,跺着脚,唾沫星子乱飞。”  

提示:抓住“短短“、”瞪“、“叉”、“跺”等词语 

(六)课堂小结,回味奇:《泥人张》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语言。个性奇特的泥人张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历久不绝。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回味俗人之奇。(看谁朗读最入神!)

(七)拓展延伸,表演奇:《泥人张》这篇短文情节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戏剧性,请同学们把它编写成课本剧或小品进行表演。(看谁表演最逼真!)

程萍,教师,现居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