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关注细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杂志文章正文
关注细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3        返回列表

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如果能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题目、空白处、插图、关键字词等细节处细细地品读一番,就可以更深、更全面地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品的思想,享受语言的风格,达到对文章由点到面的认识过程。这里的品读,就是要抓住那些凝聚作者情感的,闪烁作者独到感受的精彩画面、重点语句、点睛之笔进行细细品析,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悟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重视细节教学,化教学于无痕,融课改于课堂,一线的教师也能奏响语文课改的美妙乐曲。

一.课文题目处品读“智慧”

课题是一部著作的灵魂,是文章的眼睛,是一课内容的提炼,在教材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如此重要的课题,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即使注意了也只是在上课的一开始读一读或者说一说,后来就根本不顾及了。教师如果抓住课题“小题大做”,课堂上便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解课题时如能巧妙地故意更改题目中的词序,或更改题目中的一个字或者词,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种“反导”法,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爱滋病小斗士》时,我故意把题目错写成《爱滋病小战士》,当学生指出错误时,我顺水推舟加以辨析,比较区别“斗士”与“战士”,加深了对小恩科西12年一直主动的与病魔斗争的理解。解题的艺术,真谛在于“应文而导”,只有如此,才能使解题成为剖析文章的“入口”,切不可为解题而解题,刻意穿凿,否则便画蛇添足,使教学失去和谐与自然。

二.课文空白处品读“色彩”

文章的空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建立起学生与作者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文章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它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教师要善于发现“空白”,挖掘“空白”,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品读出文本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在文章的空白处有意识地引设话题,引导学生对作品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与作品沟通的有效途径。我在教课文《爱如茉莉》时,抓住课文空白处:第8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对妈妈的爱?爸爸走进家门没有看到妈妈,他会怎么问?(师生模拟角色对话)

师:映儿,你妈妈呢?

生:妈妈出去有事了。爸爸,你肚子饿了,快点吃饺子吧。

师:你妈妈出去有什么事情吗?咦,怎么会有买的饺子?

生:妈妈最近很忙,没有来得及自己包饺子,就买现成的。

师:不对。你妈妈再忙也会自己包饺子的。她知道我不吃买的。快说你妈妈去哪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这样,学生通过想象思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学生通过这样训练,层层深入,步步含情,有浅入里,循序渐进,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人物的感悟,深刻地反映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课文插图处品读“精髓”

语言文字虽然可以明白地表达内容,细腻地描写人物和景物,但有时难免太抽象,也过于单一和枯燥。而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画家在忠于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的一种创作,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开故事情节,或表现自然现象,他们对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而且色彩鲜艳,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它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启迪性等特点。随便拿起一本小学语文课本翻翻,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两幅细致传神的插图。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呢?

教学《草原》时,课文描写草原的一段文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让学生细细观察插图,通过指导看图,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草原绿色的层次性,理解了“茫茫”的意思。有的学生说:“草原真像绿色的大海,风吹过来,草一起一伏就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学生说:“这些羊群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笑着,闹着,追着,跑着,太可爱了!”学生不仅在赏析插图时获得美的享受,同时文本品读得也有滋有味。

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重视细节处教学,化教学于无痕,融课改于课堂,就会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让师生共享课堂和谐之美。

韩娟,教师,现居山东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