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用生活链接学生和文本
杂志文章正文
用生活链接学生和文本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7        返回列表

编者推荐辞:教科书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作者在当时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下生活情感的真实流露,然而,这些在当今学生的眼中,只不过是或远或近的古人旧事和他人往事。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领悟作者笔下的人和事、爱与恨呢?如果能够寻根究源、联系作者当时的生活,并注重从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出发,还原那些原本不属于学生的“时过境迁”,这或许能成为有效链接学生与文本的桥梁。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穿越了中国当代整条教育战线。当今,在强烈的高考踩点得分意识之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两者都功利性地把一堂堂盈溢着生命情怀的阅读课上成了主题、写法、结构、语句分析的肢解课,答题逻辑、方法、技巧成了应试课堂的主流,生活性则成了语文堂课的雕饰乃至浮尘。

“生活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理解为“关注生活、联系生活”,可以将文本与学生有效链接起来,用生活中多彩的素材和多维的视角去还原文本背后种种深刻的意蕴。为此,语文教师就需要去寻找有效的支点,夯实语文课堂的墙基。

一.以当时的生活走进文本的生活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香山居士曾响亮地提出了这一口号。

其实,古往今来,任何一篇文章,都呼吸着时代的空气,镌刻着时代的足迹,文章至始至终蕴含着作者在这个时代的感悟与体验。今天,当学生拿起印在白纸黑字上的大家之作时,总是诚惶诚恐,究其原因,一则无力解读,二则无心解读,而更是因为无力才会无心。究竟如何才能让“三合一”呢?背景阅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导向。

那么,何谓文本的背景呢?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文本产生所依存的“土壤”,即背后的衬托物之意,他对文本中人物、事件及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作者、文本、学生,完全可以在有效的背景知识的穿针引线下,融合为一个整体。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有一篇散文阅读的经典——老舍的《想北平》,这篇文章历来是师生探讨、研习的重点。在解读它时,学生总会困惑于一个问题:“为何老舍笔下留下了北平的花草、城墙、积水滩……而放弃了我们所敬仰的长城、故宫、香山等历史名迹。”提出它时,学生一脸的茫然,当老师再次追问:“哪天,你也离开二甲,离开故乡,你会向远方的朋友介绍家乡的什么?”众多学生念起了家乡的蓝印花布、余西古镇、香光寺……诚然,这是家乡的骄傲,而长城、故宫这些壮伟的建筑更是我们国人的骄傲,但是,老舍却舍弃了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翻看文章的历史背景,我们发现,1936年的北平,正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告急。当坚固的长城抵不住外敌的入侵、当雄伟的故宫不再让国人自豪、当香山的红叶凋零殆尽,老舍心中念及的不仅有乡思更有无以言说的国恨。当国人都引以为豪的东西承载了无比的伤痛,作者的思乡情怀只能倾泄于他的贴身之物。那牵牛、那靠山竹、那草茉莉……那茅屋瓦舍旁记忆中的花花草草、乃至那满口蹦出的京腔便成了他的寄托、他的依靠。

理解了文本当时的生活,老师让学生静静思考,始终缠绕你内心最柔软角落的是不是那些大家都引以为豪的?学生默默地摇头。其实,留存于内心深处的,只是一小段、一小片,因为只有那些才是你的,才是你真正拥有的,才是你一生都难以忘却的。

其实,以当时的生活走进文本的生活,就是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来重新阅读、审视当时的文本,走进当时作者的生活,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学生也才能走进文本当中,心灵与文字才能产生共鸣。

二.以当下的生活走进文本的生活

其实,符号只是文本的代言,靠近它,除了对之前历史背景的了解,作为一名新型教师,如果能从当下生活中去引导学生逐渐感知文本,或许,对文本的解读会更为深入。

生活是一个芜杂的大概念,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地通过多样的平台占据着生活的主角,有如当今“选秀”,从“超女”“快男”到“梦想中国”,潮流已成“泛滥”趋势,当孩子已经无法躲避并开始欣然接受当下的潮流时,我们更无法成为当下生活的旁观者。作为一名智慧型、有预见性的教师,我们更应走在他们的前面,提前感知潮流的风暴,学会筛选、学会引导、学会体味生活中的真、善、美。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模块“精神支柱”中的第一篇,学生对于在“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只能寄予深切的同情,而对于本专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把握:“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中去,生活才更加精彩,人生才更有价值”,则显得有些苍白。如何才能打破这一壁垒呢?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史铁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与精彩的人生价值呢?

讲这篇课文时,电视里正热播《中国达人秀》,舞台上出现了一位坚毅的无臂王子。在上第二课时,我试着播放“空着袖管、用脚弹奏钢琴”的刘伟视频,当刘伟的琴声震撼全场时,同样身残志坚的史铁生则出现在离我们既近又远、既熟悉又陌生的文本中。同样是狂妄的年龄:一个十岁失去双臂,一个二十岁失去双腿,命运都曾给了两人美妙的开局,却又迅速地吹响了终场哨。然而,面对残缺的肢体,两人惊人地在绝望中重生,刘伟淡然地说:“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史铁生冷静地想:“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舞台给了刘伟以自信,而地坛则让史铁生有了更多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学生看着甩着空洞袖笼独自站立舞台的刘伟,有如看见坐着孤零零的轮椅“漫步”地坛的史铁生。看着刘伟在选秀的喧哗中精彩,有如看见史铁生在坍圮的地坛中执笔苦耕。强烈的生活写真,强烈的视觉与精神的冲击,学生真切地感受了无臂王子生命的坚毅,更体味着地坛中史铁生对生命的无畏与自强。

18世纪的德国作家歌德曾说:“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所以,我们有理由也应该去相信,生活,给我们更多的是感悟、是启迪。

其实,以当下的生活走进文本的生活,就是用学生的视角去感触现实的精彩,在文本阅读中,渗入强烈的生活体验。其实,当下的教师,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博采众长,用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真、善、美的世界,引领学生,走进当下的生活,帮助学生对文本形成更深刻、更独到的见解。

三.以朴素的生活意识走进文本的生活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制度的对立到生存的冲突直至有了关于人性善与恶的纷争。

其实,国人一直用他最原始的生活意识去评判一件事的对与错、一个人的善与恶,心理学家解释意识是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可见,朴素的生活意识就是对一个人、一件事的最基本、最直观的态度。然而,强权、孝道、尊崇……总有那么一层又一层的思想禁锢着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在对封建余孽深恶痛绝的同时,更希望能让我们的孩子拥有着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悲悯、宽容、平和、温良……

还记得,我在上高中时,第一次接触了鲁迅的小说——《祝福》,印象中的祥林嫂: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嘴里念叨着阿毛……只是,我一直不清楚:为什么老师会说祥林嫂死于封建思想的迫害。

今天,我站在讲台,再次读她,还是: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只是,快下课前,一个学生说:“她可怜呢!”我突然就想追问学生:“祥林嫂为什么会死?”“因为她无依无靠,没有丈夫、没有孩子,没有了生活的希望”、“因为是发生在祝福时节,是冬天,贫寒交迫”、“因为她内心太脆弱了,禁不起柳妈那些人的嘲弄”……对孩子的发言,我一向以赏识为主,而今天,我突然发现,学生更是一下子帮我解开了我几年的困惑。翻开我们的教参:祥林嫂死于鲁四老爷的残酷、死于婆婆的逼迫、死于柳妈的嘲弄、乃至死于作者懦弱的良知……其实,生老病死、运数无常,一个人的死如果真的有原因,学生的理解也许就是最正确的。

“我怎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第三世界的英雄切·格瓦拉一语道出了人性中的悲天悯人情怀。冷漠残酷的鲁四老爷、嘲弄讽刺的柳妈,如果他们活在今天,人性的阴暗或许还会存在,嘲弄、说风凉话依然是大部分人的爱好,这些都不是时代的错误,更不是个人的错,其实,他们根本无力承担祥林嫂的死。对于祥林嫂的死,我们表示同情,而对于鲁四老爷、柳妈,我们也应该宽容他们在这个时代留下的灰色烙印。

其实,朴素的生活意识就是删去了那些强加的条条框框,删去了人性憎恶的阴暗,让我们的学生用最平和、最宽容、最温良的观点去诠释课文、诠释生活。让我们试着和学生一样,抛却固有的成见,远离固有的教参,用最朴素的生活意识来看待文本、看待生活中最寻常的人生无常。

生活即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应具备朴素的生活意识。生活无处不知识,从生活中出发、在生活中教育、汲生活之营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源不断的生活河流总能让语文教学意趣盎然、充满生机。

陈艳霞,教师,现居江苏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