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辨析两首瀑布诗
杂志文章正文
辨析两首瀑布诗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4        返回列表

盛唐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中唐诗人徐凝的《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无暂息。万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宋朝诗人苏轼的《戏徐凝七绝》:“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

苏轼的诗是说,所有写瀑布的诗,从古至今,只有李白写得最好,徐凝的只能是一首“恶诗”。苏轼的观点显然是扬李抑徐。下面让我们依据诗歌的美学品格,对李白和徐凝的诗进行比较鉴赏,以评判其优劣。

一.诗贵运用形象思维。诗歌要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不能只是空洞的议论。

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形象,用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山峰上倾泻而下的水流,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的白布。作者用“挂”字来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飞流直下”,写瀑布从绝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三千尺”形容瀑布从峭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长度。用“银河”写它的色彩,用“落九天”写它的非凡气势。诗人用如椽大笔把庐山瀑布的壮观形象,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全诗借助形象思维,没有采用抽象的议论。

徐凝描写瀑布形象,首句用笔突兀,九霄中落下一道瀑布,那真是横空出世,接着用“千仞”来写它的长度,用“雷鸣”来拟它的声音,用“白练”来绘它的颜色,并用“青山”来陪衬,刻画出瀑布的生动形象。全诗也是借助形象思维,不是抽象的说理。

从这一点来看,李诗和徐诗,平分秋色,很难分出孰优孰劣。

二.诗贵表现手法灵活。李诗首句是侧面描写,太阳升起,阳光洒满香炉峰,白雾冉冉腾起,弥漫于香炉峰上,在红日的照耀下,化作紫色云霞。这句诗为全诗罩上浪漫的光环,为瀑布的出场,创造了不同寻常的氛围,从而衬托了瀑布的雄伟气势。下面接着二三两句正面描写瀑布的形象。这样正面和侧面相结合,手法灵活,完成了对瀑布形象的塑造。而徐诗从头到尾,皆是正面写瀑布。首句写瀑布从天空落下,次句写其声音,三四句写其颜色,全诗都是正面描写,手法单一。从这一点来看,徐诗比李诗,只能是“梅须逊雪三分白”了。

三.诗贵虚实巧妙结合。李诗前三句均采用实写,描写遥看庐山瀑布的真实景象。最后一句采用虚写手法,把庐山瀑布想象为“银河”从“九天”降落下来。这是客观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全诗虚实结合,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形神兼备,奔放空灵,把人们的想象带进高远的诗歌境界。而徐诗通篇采用实写手法,首句言瀑布之长,次句言其声,第三四句言其色,写来写去,都是瀑布本身。只见其形,不见其神,呆板凝滞,不能给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这一点来看,徐诗比起李诗,只能是“雪却输梅一段香”了。

四.诗贵有象外之象。所谓象外之象,前一个“象”指作品本身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物象;后一个“象”是读者依据作品所描绘的形象,通过想象和联想重新创造出来的形象,是诗歌形象引起读者对历史、宇宙、人生、生命、社会的体悟。李白的诗歌,描写瀑布奔腾跳跃之态,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我们不难体会出它的象外之象,那就是诗人所具有的那种豪放不羁的性格,那种傲视权贵、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精神。而徐诗除了通篇写瀑布之外,很难寻出它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如此看来,李诗是“花中此物(杜鹃花)是西施”而徐诗只能是“芙蓉芍药皆嫫母”了。

五.诗贵语言创新。文学创作要有独创精神,既不要重复前人,也不要重复自己。英国唯美主义文学家王尔德说过,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再用的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才了。我们把李、徐的诗一比较,就不难看出徐诗有仿效李诗的痕迹。同样是描写瀑布的长度,李白用数词“三千”,徐诗用了“千仞”,李诗描写瀑布的动态,用了一个“飞”字,徐诗也用“飞”字,李诗描写瀑布下落的力度,用了一个“直”字,徐诗也用“直”字。从二人的生平年代来看,李白在盛唐,徐凝在晚唐。徐凝有因袭李白的痕迹。如此看来,李诗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徐诗只能是“六宫粉黛无颜色”了。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徐诗确实有不如李诗的地方,苏轼的诗评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的用语过于偏激。他把李白的诗捧上九天,把徐凝的诗打入地狱,这是有失公允的。

对苏轼的评论,后人多有不平。明代诗人杨基的《舟抵南康望庐山》中,有“李白雄豪绝妙诗,同与徐凝传不朽”之句,这既是对苏轼评论的反驳,也是给徐凝所谓恶诗的正名。

邢长军,教师,现居江苏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