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如何正确运用例证法
杂志文章正文
如何正确运用例证法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5        返回列表

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中重要的论证方法之一。正确使用例证法会让文章彰显出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的鲜明特点,从而给阅读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但从作文情况来看,效果并不佳。所写的议论文要么材料显得堆砌,要么论证苍白无力;给人的感觉要么是观点+事例,要么是事例+结论,缺乏一个严密的论证过程。造成运用例证法导致文章说服力不强、感染力也不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辨析”,没有加以分析说理,观点是观点,材料是材料,互不相干,前后脱节,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先看两例:

例一:⑴可以说,勇于自荐对个人的成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⑵早在我国战国时期毛遂就曾向赵国公子平原君自荐,并说服平原君携己一同出使楚国,最终促成了赵楚合纵。⑶北京申奥时,中国代表的几位陈述人勇敢自信地走上演讲台,他们精彩的陈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北京的风采和中国的实力。⑷同样的事例在国外也屡见不鲜,例如,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戴维爵士需要一名助手,年轻的法拉第勇敢地上前自荐。

该例共四句话:⑴是观点句,⑵⑶⑷为举例句。文段呈现出“观点+事例”的结构形式。

例二:⑴曾听到这样的一件事,一个持枪抢劫的歹徒劫持一位孕妇做人质,孕妇由于受惊吓,要提前生产,万分紧急时,曾当过医生的歹徒竟充当“接生婆”,镇定自若地接生出了孩子,然后自首。⑵所以心灵的监狱是可以打开的。

该例共两句话:⑴是举例句,⑵是结论句。文段呈现出“事例+结论”的结构形式。

以上两文段所举事例不能说不典型,但读起来总感觉说理不充分,论证也无力。原因就在于举例之后缺少分析道理和阐述理由的句子。有了辨析,才能使观点和事例融为一体,增强论证的说服力量。

“例证”型议论文讲究一定的结构,一般说来,前有观点句,后有举例句,举例完毕后还应有分析议论句,最后才是归纳总结句。分析议论句的关键在于点破,它最能体现出思维的深度。通过缜密地解析处理事例,以避免议论时的生拉硬扯或浮光掠影。议论文解析事例时最常见的分析说理法有以下几种:

一.就事论事法

即就此事本身变换角度去分析说理的一种方法。

1.因果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原因。如: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时,他让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自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本人也依军法身首异处。马谡的失败,正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同样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2.假设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对事实进行假设分析。如: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奖后,受盛名之累,常被官方、民间请去参与各种活动。文人难免天真,不善应酬;做事又过于认真,不懂敷衍。于是陷入忙乱的俗事重围,直至自杀,了此一生。川端康成当初如果不被卷入烦倦不堪的琐事,而是依旧宁静度日,那么以他东方式的丰富晶莹的智慧,或许会有更具哲理的作品流传于世。

二.由此及彼法

即由此事及彼事而生发开去的一种分析说理方法。

1.类比分析法

就是通过把所论证的事同另一件相似的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说理方法。如:

淡看名利,方能铸其业、成其果。精神之高雅在于思考那些善良和优美的事物。正如智者之言:人不是只因吃饭而活着,而是有许多有意义的事等待我们去完成。鲁迅先生蜚声文坛,稿酬谢礼自然不菲,却仍乐守清朴,奋笔疾书,哀国人之不幸,怒民众之不争,用犀利之笔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这让我们看到了材料中的“鹤”的影子,心动情浓,清音干云,不慕名利,志洁行廉。

2.对比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一种事例的同时,另外举出与之相反的事例形成对照,以突出所要论证的论点的一种说理方法。如:

一个不为富贵所惑的铁血男儿苏轼,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将锦帽貂裘荣华富贵千金封侯抛进云霄,用忠贞睥睨佳肴美酒的诱惑,用傲骨撑起19年杖节不渝的坚守,千百年来让人仰止!相反,在诱惑面前又有多少像秦桧、汪精卫那样的人,放弃做人的原则,迷失人生的方向,禁不住诱惑,最终导致失败的惨局,遭到后人的蔑视和唾弃。由此可见,诱惑会镣铐一个人的灵魂,而精彩的人生拒绝诱惑!

当然,在运用“例证法”的时候,其分析说理的方法还有很多。不管采用何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对事例进行解说分析,点明事例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蔡春丽,教师,现居河南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