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读《程少堂讲语文》有感
杂志文章正文
读《程少堂讲语文》有感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5        返回列表

近期阅读了著名特级教师,“语文味”教学流派的掌门人程少堂老师的《程少堂讲语文》一书,感受颇深,回顾近日来的阅读感受,我觉得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思索。

我常常思考,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语文”二字,从字面的含义可以看到,“语”指语言,这是语文的主要形式。而关于“文”的含义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争论,具体说来,主要有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四种含义。我以为文字是语文的基础,文章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材料,也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目标,而文化才是语文的核心内容。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如此解释:“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我理解为文化就是一种精神财富,一种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独特精神内涵。真正能在精神上影响他人、感动他人的文学艺术就是我们语文所说的文化。而将这种文化传递下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精神上受到其影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理想的课堂,不就是老师引导学生们去展现各自的人生理想,并且与学生交流自身对理想看法的过程吗?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着学生、引导着学生,并且与学生进行着精神的交流。

这就是中国教育家的鼻祖孔子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课堂。在著名的《侍坐》篇中,课堂的氛围是典雅而轻松的,在悠扬的琴声下,学生们一个个发言,没有唇枪舌剑的争辩,仅仅只是“各言其志”,而且发言也个性十足,绝非千篇一律,类似于我们今天课上的当堂完成的小作文所能呈现的最佳状态。老师也没有当面批评,只是通过“哂之”“喟然叹曰”等简单的神态动作传达自己内心的细微看法。在教学中,老师非常善于营造氛围,启发学生。孔子的那段开场白“以吾一日长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之,则何以哉?”先自降身份,将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似乎自己优于学生的仅仅是年龄大些;再引述了学生们平时最爱谈论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学生们积极发言。而话题的讨论令学生意犹未尽,课后还要向老师寻根问底,继续探究老师所赞赏的人生追求与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被学生捕捉到了,从而引发了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这正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而这样的教学氛围与教学效果今天却令人遗憾地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的课堂应当重新塑造这种理想的氛围。

读了程老师的书,我感觉到他所倡导的“语文味”是符合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的,并且是在努力营造上文所述的和谐课堂。研读程老师的书,可以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以及达到这一本质的途径有着更加深切的体会。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感受。

那么,程少堂先生所提倡的“语文味”的含义是什么呢?在书中,他对这一概念做了三次诠释。我列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老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想创立深圳语文教学流派”——访“语文味”教学理念倡导者程少堂》P111)

程老师在这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前提是师生个性与学科特点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体会文本背后的精神内涵,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体验、共同完成的。这符合语文教学的本质,因为文化就是一种精神内涵。传递这种精神内涵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自身特点而灵活运用,体会这种精神内涵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都与程老师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呼应。

那么程老师是如何实践这一教学理念的呢?我特别注意他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出文化内涵以及围绕这一文化内涵对课文进行全新的解读。我归纳了本书六篇教例中的文化点:《荷花淀》——和谐的人文思想;《咏雪》——知识分子个性化的精神生活;《你是我的同类》——对最美好情感的体验;《子衿》——含蓄的表情达意方式;《听陈蕾士的琴筝》——诗歌的鉴赏方法;《人民英雄纪念碑》——明确英雄的概念。程老师为何选择这几个点,又是如何在课堂上突出这几个点的呢?我略作了一些分析:

我首先注意到这个几点都能与传统的美学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从而体会到他所说的“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例如他在《荷花淀》一课中提出“中和(适中和谐)之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协调关系,即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就将课文中所描绘的诗意的环境和诗意的人际关系点明,也让人切身体会到了原作所特有的诗化的魅力。而在《子衿》一课中他引用《红楼梦》塑造人物的方法,让我们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情感方式的含蓄,以及这种含蓄的独特魅力。这些都表达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内涵,也都与我们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息息相通。这使我联想起《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中郑桂华老师所上的《安塞腰鼓》一课中,郑老师在学生讲到作品中夸张的例子时,立刻引用了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来说明“夸张是有磅礴的气势的”。郑老师同样也通过材料的对比,表现出我们汉语的情感魅力,把文字上升至精神层面,使之具有了文化意味。两位老师在这里有了异曲同工的妙处。

我在这几篇课例中还发现了程老师的文化选点均扎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思维,表现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气质,我觉得如果程老师还能再比较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思维,教学的深度就会进一步升华。他在《荷花淀》一课中已经用《老人与海》进行比较,我还觉得叶芝的《骑马下海的人》同样也是表现了人与大自然那种激烈的搏斗,是否也可以比较,使学生的思维更广阔一些。而其它几篇课例也都缺少相关的比较,是否可以再充实一些?这是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其次,我觉得程老师这几篇案例的文化点的选择角度体现了对学生深切地关注与感召。以《荷花淀》为例,程老师选择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这堂课的文化切点,这里和谐不仅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也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程老师的选点与以往的选点有着天壤之别,但细细一想,这一选点的确比以往所强调的英雄主义等内容更易让学生接受,更易打动学生。而从实录上看,程老师也的确让整堂课都“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而《咏雪》我们通常关注的是谢道韫所说的比喻之妙,我也曾列举了许多相关诗句进行比较。但我发现,程老师所说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精神生活比单独咀嚼诗句更容易给予学生人格上的感召。特别是他在上课伊始所举的章开源先生的例子,就表现了这种精神追求的传承性。而他在课末再次提到了“《世说新语》里的很多行为方式也影响了不少现在的人,比如刚说的章校长的故事”,又强调了这种精神传承的重要性。我想,这对于学生来说,会留下更深的印象。而《子衿》一课程老师不仅大胆地谈爱情,还强调了传统的含蓄的表达爱情的方式,脱离了我们通常讲诗的窠臼,还原了诗的本质——最真诚、最艺术地表达情感的形式,也让新时期的学生更有兴趣去感受。可以说,程老师选择的这几个点唤醒学生去关注经常被他们忽视的文化元素,激发他们去积极地思考,探究这些文化现象。

第三,我觉得程老师在课堂上渗透文化元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你是我的同类》一课,从朗读开始导入,如同谈家常一般引入话题,再来细细品味诗句中的点滴真情,再通过换词衍生至一切美好的情感,通过换语序突出对情感的把握。一切显得那么自然,但又深入人心。在自然的状态中引入真情、引入文化,这是程老师课给予我最大的启示,也是最有益处的启示。对照前面列举的一些课例,我感觉到这些老师们都注意到了教学中的文化元素,但有些课例显然有些生硬。比如《蜡烛》一课,在谈文化时,老师指出炮火打不到老妇人反映的人道主义文化,我觉得就与前面的内容无法建立合理的联系。这里确是作者人道主义观点的表现,但不能理解为纳粹人道主义的情怀。而教学的前半段也没有提到相关内容,这里说就显得生硬了。真正表现文化的特色应当一以贯之的,才会显得自然流畅。

当然,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我觉得程老师在六节课各有千秋,均上出了崭新的思想与一流的水平。但我同时也觉得,在这些课例中,还有精益求精的必要。例如《听陈蕾士的琴筝》一课,我觉得程老师选择诗歌的表现方法作为全课核心似乎有所偏颇。因为这明显诗歌的表现手法,而非诗歌的精神内涵。这首诗歌同样传达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以自然的手法表现自然的精髓的审美追求。程老师仅讲文字不讲精神显然会让学生忽略其中更核心的文化价值。当然在由七节课压缩而成的一节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仅仅提出一点看法以供程老师参考。

我认为“语文味”是一个教学理念,而不是一个教学模式,程少堂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文章的角度,并非是非此不可的教学示范,他本人也反对“示范课”的说法。而只要我们扣住了课文的核心主题,只要能根据自身的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最大限度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就是成功的课堂。程少堂老师曾经提出了“师为九等”,而孔子为第一等百世师,程老师用他的实践表现了对孔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传承,同样也成为了我们学习与进步的目标。

徐志耀,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