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例谈教学目标的有效取舍
杂志文章正文
例谈教学目标的有效取舍
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26        返回列表

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少教师因此备课就先列出这三个大目标,然后在每个目标中设置几个小目标,这样一来,一堂课的目标就有七八个甚至更多。其实,标准的划分是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审视的,教学时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审视,对诸多目标进行有效取舍,拟定出简明扼要的目标。

如何拟定简明扼要的教学目标呢?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常常被编者预设在文本的“预习提示”或作品后面的训练题中,教师只要科学地整合这些信息,就能够找出切合教材实际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比如,苏教版语文《赶海》一文在训练题中就设置了这样几个题目——

1、课文叙写了那几件有趣的事?

2、读下面句子,注意标点符号和叹词。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什么?(3)咦,怎么我的脚痒痒的?(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3、仿照第二题中的句子,写一件趣事。

根据这三个训练题,我们可以拟定这样的教学目标——

1、用诙谐有趣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感悟感叹号、问号的妙用,感悟叹词表达的情趣。

3、能仿照课文写写简单的趣事。

这样的三个目标就是整篇课文两课时的目标,这三个目标,有的侧重知识与能力,有的侧重过程与方法,有的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设计,既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又使教学目标简明扼要,易于操作。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安排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感悟赶海的情趣

播放课件,让学生一起听歌曲《大海,我的故乡》,一起欣赏赶海的有趣画面。

之所以要制作这样的课件,是因为课文以歌曲《大海,我的故乡》开篇,并以这首歌曲收尾,渲染课文欢快的氛围,描述大海美景、抒发赶海乐趣的主题;之所以要制作这样的课件,是因为赶海这样的事对于穷山僻壤的学生来说是一件陌生的、神奇的事,播放课件,意在创设一个充满“想象”的创造情境,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引领和神奇的画面中感知大海的形象、赶海的事宜及情趣,快速地进入《赶海》的学习之中。

二.品读动词,感悟词语的准确性

课文叙写了“我”在暑假里的一天跟舅舅赶海时追浪花、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抓大虾的“事趣”。“追”、“捉”、“捞”、“捡”、“抓”等动词应用得极为正确,要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与动作的演示中细细感受。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等特点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学生去品味揣摩,是培养直觉思维的好方法。品词品句的最好方法不是讲解词语的字典意义,而是让学生吟读感知,并用做动作的方法感悟词语的准确性与精练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词语,培养学生的语感。直觉词语的微妙所在,是阅读的创造性方法。

三.精读句子,体会情趣

课文的情趣在课后第2题的几个句子中得到集中体现,理解这几个句子的特征,读懂这几个句子的意蕴是理解课文情趣的关键。自读感知,点拨感悟,讲解领悟,一步一步加深理解,并用品读的方法把句子表达的情趣读出来,即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1)中的感叹号和“嘿”字,表达了“我”抓住小海星时的“得意与兴奋”;(2)中的问号和“哎”字,表达的是小伙伴低头寻找的“举止”给“我”的“神秘感”;(3)中的问号和“咦”字表达出“我”有脚痒感觉的“惊奇”;(4)表达出“我”对脚痒原因的“明白”。

四.以读促写,进行创造性表达

课文后面还设计了这样一道训练题:“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读了课文,让学生仿写,这是以读促写,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妙办法。例如,有学生写得很情趣:星期六晚上,我和弟弟去捕麻雀。弟弟悄悄地爬上梯子,迅速地把手伸进麻雀窝,兴奋地喊道“呀!有两只呢!”

学生用“悄悄地爬上”、“迅速地伸进”这样的词语写了捕鸟的过程,用“呀”、“呢”这样的词语写心情,表达捕鸟的事趣与情趣。把课文中的“事趣”与“情趣”理念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了,说明学生对课文真正理解了。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它是经过实践炼就的。因此,培养语言能力,“实践”是第一的。只要遵循了“积累——感悟——运用”这一汉语学习的基本规律,以不同的语言实践内容和方式优化学生的语言行为,以健康、美好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学生文明用语的习惯,就能够以优质的实践效果和价值强化学生的语言意识。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课堂取舍与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1]GHB072)子课题。

魏晓斌,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