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信息技术与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
杂志文章正文
信息技术与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
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27        返回列表

就文学名著阅读而言,信息技术以其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的发展要求对我们传统的阅读教学提出了严峻考验。在此环境下,我们不得不直面信息技术与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整合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与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整合,是指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文学名著阅读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整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经过整合后的信息技术既不是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辅助工具,也不是它的替代品,而是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整合”的内容

一次完整的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课可以细化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与内容 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名著的美点和亮点,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首选。大凡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魅力与内涵,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放大其中的美点和亮点以唤起学生潜在的阅读激情和欲望,使他们投身阅读并进行直觉与体验。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目标的过程化、教学内容的层次化。没有教学目标就没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没有了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无从说起。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一节课中要努力完成的直接教学目标,也即是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激发起体验的情欲;而难点应该是在要完成直接教学目标后的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提升与发展,也即是达到多样化理解与感悟的深层目标。

3.课堂的类型 课堂的类型因划分标准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称谓。信息技术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学习的主动性等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与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整合课型应是多元开放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根据阅读文本的不同和要求的不同而选取相应的课型。

4.教学过程的安排 教学过程安排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动态化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能力而展开的,只是起到一个预设和指导性的作用,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灵活运用。教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广度和深度,创造性的安排教学过程。

5.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信息技术的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和虚拟功能为整合教学提供了多种策略和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交互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选择相适的策略和方法完成文学名著导读任务。

6.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施教者和受教者在课堂中的所需的条件因素。信息技术与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打破了教学环境以学校教室为主的传统,将其扩大到网络、计算机房、手机、多媒体空间、大自然等范围,这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教学环境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选择的余地。教师可以充分考虑使用多媒体、网络、图书馆等环境,而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室。

7.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而提供的各种素材与条件。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入,为文学名著阅读提供了更多的媒体教学资源。在诸多的媒体教学资源中,教师应有驾驭和选择资源的能力。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它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直观形象的同时,也抹杀了我们语言的模糊性,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因此,资源并不是越多越好,影视并不能替代原著,教师在教学中应理性对待。

8.学生特点 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文学阅读课中,学生由接受学习变成了发现学习,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他们不再是单纯地听从老师的讲解,而更多地是利用电子信息等媒体便利,主动选择、主动阅读,自觉比较、质疑探究。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做好预设生成工作。

三.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人师者更要增强自我提升的意识,不断吸收有益的东西,让自己保持永远有吐纳的资本。要上好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课,我们除了师德高尚,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外;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学的理念去改革传统阅读教学课堂,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BCA110020)之子课题《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教协科【2011】P117号)研究成果之一。

刘映红,江西赣南师院附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