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由(苏州园林)看说明文的情感教学
杂志文章正文
由(苏州园林)看说明文的情感教学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3        返回列表

这个冬天真的有些温暖,因为我被一种热情点燃着。在不到40平方的学校小会议室里,齐校长正在激情演说:“说明文也是可以教情感的,说明文也是可以让人感动的;同样,写说明文也要包含着对说明对象的热爱才能写好!”

说明文也是可以教情感!感慨之余,我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课堂是朝着未知方向前进的过程,因为它是学生的一种内心的旅行,每个人都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让我忽然想起这样一句话:出发,朝着语文的方向。

一.带着目标出发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是形成情感态度的前提。比如,我在教学《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石拱桥》时就结合文章的最后一句引领学生分别归纳出赞颂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的主题,而在《苏州园林》《桥之美》《说屏》等科学小品文中也无不掺杂着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语句,使得说明文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可是,对于说明文的情感教学却是很容易走偏,一不小心就会跌进记叙文情感的引领中。我在8班处理《苏州园林》的问题导读—评价单元最后一个写作训练题时就出现了引领中的偏失,题目是要求学生来写我们的竞业园学校,而在要求时我对情感要求突出太多,结果导致班里三分之一的同学写成了记叙文或散文,有三分之一同学写成了不是任何文体的四不像文章,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写的很像说明文,可见,在教学中教师的引领有多么的重要,一点点的偏失可能耽误学生的一生。

所以我想,带着目标出发,不是不顾文体特点,而是更要注重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考点及解决要点。

二.倾情对话,在路上

我们要引领学生与教学资源真情对话,而这种对话是独立的主体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的双向交流,是双方视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和意识。

对于说明文的情感因素的挖掘、体会和迁移,是说明文教学的难点,叶圣陶先生饱含深情地说明自己家乡园林的图画美,情趣兼备、匠心独运,语言生动形象,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地怀念之情,这从文章的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也可以看出。

1.生本对话

自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查划写记练思,学生从五个角度(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结构及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语言及特点、拓展延伸等)提出问题,并合理运用资料书拓展学习的视野。此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以各种方式走进“苏州园林”:文本阅读、图片查找、网上评价、想象绘画,课堂结束,11个小组共提出了23个问题,而这些问题有知识的、内容的、写法的、情感的和拓展的,收获是沉甸甸的。

2.生生对话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建设使学生的合作达到了高效。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独立和差异的个体形成一个雷打不动的坚实的集体,每一个6人小组都像一辆小动车在课堂上奋力前行,全班11个组组成一辆65人的动车在知识的轨道上奔驰。他们共同探讨、竞争、展讲,畅谈收获,探索规律和方法,解决了如“课本为什么收入《苏州园林》做教材?”等高难度的问题。生生对话,最大限制的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发展了自己,完成了自我主题的建构。

3.师生对话

作为教师,我与学生同行,伴随着知识的同行和精神的成长。我们共同探讨《苏州园林》严谨的结构,我们一起仿写文章生动的描写和简约的议论,我们共同探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答题规律……我欣赏我的学生,我赞美他们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学生对我的欣赏也使我不断走向完善,我和学生约定要做最优秀的自己。

4.自我对话

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这种成长来自自我反省,所以,我常常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鼓励、自我安慰、自我评价。就拿《苏州园林》的教学来说,仅仅建构文意是不够的,还要学习叶老写作的能力和情感。引导学生在内心深处学会与自我对话,构建起自我的知识、方法、信念、品质,不断完善自我,学会做最优秀的自己。

语文的学习,是心灵的旅行,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远足,即使是说明文也不例外,我们不能只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在语文教与学的路上,让我们带着目标、带着情感,朝着语文的方向,出发!

尹风华,教师,现居山东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