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在朗读中感知美
杂志文章正文
在朗读中感知美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3        返回列表

我国古代语文教法中,非常重视对文章的朗读。朗读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现代语文课程基本教学理念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学生才能进入语言创造的美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不断提高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不断获得深厚的文化素养,积淀深沉的精神底蕴。

在朗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语感熏陶 体会音韵美

语感是一种直觉的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敏锐的语感是直观感受音韵美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学生在朗读中表情平板、语气平淡,缺乏基本的语感体验,又因其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不能马上领悟文章的精妙之处。这就需要教师范读,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文章内容,初步感受文章的音韵美。示范导读时,教师要力求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富有感情,使学生感受语言的气韵,体会文中的感情,熏陶浸染中吸收语言的精华,形成语感,引起共鸣,进而激发美的感受。语感熏陶,只靠教师的范读,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范读后,学生还要“跟读”。所谓“跟读”,就是让学生亲自接触、感受语言材料中的美,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全情投入地大声读,依靠直觉思维控制自己的语气、语调、语速,酣畅淋漓地表达对文章的感受。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直观地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如朗读白居易的《琵琶行》,文章中句式整齐、平仄相配、节奏鲜明的句子,形成一种高山流水般的音乐美,学生无不沉浸在语言的音韵之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自由朗读中,学生通过自由品味,感受到审美愉悦,感受到美的力量,逐渐提高了审美能力。

指导朗读 领悟形象美

朗读中,首先要指导学生运用语调的要领:平直舒缓的语调,一般用于陈述句;前低后高的语调,一般用于疑问或感叹的句子;高低起伏的语调,常表示嘲讽或反语。读出不同的语调,要从句子内容出发,理出感情变化的层次。在朗读中活用语调,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形象。朗读李白的《蜀道难》,对文中三次出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读出,讨论何种语调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学生经过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开头一处应用较高亢的语调,读出诗人的惊叹,中间一处用舒缓的语调,与下文进行对比,进一步表现蜀道的险峻,最末处复用高亢语调,表现出诗人折服于自然伟力的心情及对蜀地政治的忧虑。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对诗中的意象,有了更深的体悟。又如,对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的朗读,学生把握住了低沉伤感的语调特征,深入领悟到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其次,要指导学生巧用语速。朗读速度的快慢,要切合作品的形象和思想内容:表现紧张、危急的场面,表达焦急、热切、兴奋的情绪,要快速朗读;叙述平静、庄严的场面,表达沉重、缅怀、宽慰的心情,要用慢速;中速常用来表现文中一般的说明、过渡等部分。反复朗读中,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语速对文章内容、艺术形象的完美表达作用,提升在朗读中鉴赏形象美的能力。

创设情境 引领个性美

朗读中,要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就要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多方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激发对美的向往,与作者产生共鸣,增强审美体验。创设情境,可用导语铺垫。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美的感受。情境设置,还可借助图片。图片、照片能直观的展现文章中的特定情境,使抽象的描绘变得具体、形象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之美。学生朗读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配合展示国画《赤壁图》。画卷上,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词中的壮阔之景尽现眼前,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强化了他们的审美体验。朗读中,可用音乐映衬。音乐能用它特有的语言展现鲜明的形象,渲染广远的意境,更容易使学生激起与课文相似的美感体验。朗读时,用音乐配合朗诵,易于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形成审美感受的磁场,促进学生个性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如在朗读戴望舒的《雨巷》时,用班得瑞的《追梦人》一曲配合映衬,在舒缓悠扬的乐曲中,学生仿佛在雨巷中徘徊,沉浸在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中。

在激情洋溢的朗读的世界里,学生必将插上审美的翅膀,不断地感悟美、鉴赏美、创造美。

韩玲,教师,现居山东莱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