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杂志文章正文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4        返回列表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种主体地位突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提问。对课堂主体——学生而言,一个成功的问题就是一把开启未知空间的钥匙,能让他们进入想象的空间;一个融趣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问题,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思考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提问的策略性,设计出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必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在有效课堂提问方面的几点尝试:

一.巧设障碍,趣味发问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老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找“趣味”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在学习《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可以给同学们提出“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绘出‘阿房宫’的平面图”,发问后学生会在课文中找到“蜀山兀,阿房出”,“瓦缝参差,直栏横槛”等外部特征的句子,也会关注“明星荧荧,绿云扰扰”等尽显秦人奢靡的句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有一箭双雕之功效。

二.由浅入深,小处发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在《项脊轩志》的课堂中,可以先提问“项脊轩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书房;再提问“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学生明确“家族的变迁,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等”答案后,再发问“这些与项脊轩有何关系?”学生回答“项脊轩见证着归家的兴衰荣辱,寄予着自己复兴家邦的希望,铭刻着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承载着祖母对自己的厚望,记录着自己与妻子的幸福时光,而这一切都融入了项脊轩的砖缝瓦隙中……”最后逐渐引导至“项脊轩不仅仅是一间书房,更是作者的精神圣地”。如此由浅入深的设问,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按图索骥”感知把握课文。

三.变直为曲,故意发问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老师采取曲问法,借助一个与文本有联系的话题,绕个圈子发问,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转个弯才能回答,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学习鲁迅的《祝福》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同意吗?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看法。”“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新颖别致的阅读线索,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探讨交流: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孟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认识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比单纯概述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有意思多了。因此,变直为曲、类比隐喻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变换角度,拓展发问

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索,不仅能为学生打开思路,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这一论据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不同观点,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该材料除可以证明“责任”、“忍辱负重”之外,还能支撑多少观点,应该从哪些角度去立论?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解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总之,各种有效的提问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有的放矢,巧妙地运用各种发问技巧,设计出异彩纷呈的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就必定能获得遍地开花的课堂。

缪军,教师,现居山东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