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激趣导入法初探
杂志文章正文
激趣导入法初探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3        返回列表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的确,一节完美的语文课应该要有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开始时的几分钟抓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败。而怎样使课堂的导入更为有效呢?笔者从教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以“激趣”为抓手的导入方式的探究,也积累了一定的心得。

一.用广告导入

现在的世界是广告的世界。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上广告泛滥,当然其中也不乏知识内涵丰富、能给人以启迪的好作品。我结合相关课堂教学内容,把广告巧妙引入课堂进行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授《散步》时,我就引用了“给妈妈洗脚”这个公益广告作为导入。具体设计如下:

同学们,想必我们都看过那则为妈妈洗脚的广告吧。它讲了一个孩子看见自己地妈妈在给他的奶奶洗脚,于是也吃力地为妈妈端来了一盆水,请妈妈洗脚。这则广告没有什么波澜,没有我们所说的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它完全是一个普通家庭里发生的一件普通的事情,但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画面却不知赚走了多少人的眼泪,不知唤醒了多少人。是啊,我们的父母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他们的身上有着太深太重的压力。但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却不能理解父母,甚至排斥父母,还有谁能像广告中的那个男孩那样,为自己的母亲端来一盆洗脚水啊。这也让我们的父母有了深深的无奈。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写过一篇《目送》,抒发了自己既作为女儿又作为母亲的良多感慨,读来也让我们唏嘘不已啊。

龙应台的《目送》感人肺腑,很能引发同辈人的共鸣。可是正处叛逆期的中学生对此文却不一定能有深刻的感触。因为他们很少会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去倾听母亲的心声。而以这则家喻户晓的广告导入之后,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孩童时代的回忆,使他们静下心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加理解自己的父母。

二.多媒体导入

去年我们全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许多活力。我们在学习写景类和抒情类的文章时,就大量地使用多媒体导入手段。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本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但是学生们所碰到的第一个难关并不是作者的情感表达,而是本文的写景。文章运用了白描手法,“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笔墨画。文笔精炼,用词老到,可是对于没有亲身感受过此情此景的学生而言,把握上就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就设计了一个导入环节,通过展现大量的西湖雪景的图片,让他们对文章的景物描写有了直观的感受。当写景这个难关被攻克之后,接下去的环节就要顺利很多。

三.用方言导入

2010年7月,诸暨网上开始疯传一首MV,是由一位热爱音乐的男士用方言演唱的一首《光棍歌》,自己编曲,自己填词,自己拍摄MV,听了之后让人莞尔之余也深深地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后来我在看到八年级下册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文后,突发奇想,用了这首歌作为导入环节,结果学生们在捧腹大笑之余,由衷地感受到俗世当中还真有奇人。现实版的奇人放在那里,文章中的奇人就更能让学生们心有感触。更难得的是有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些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普通话教育,我们当中能说一口流利的诸暨话的人已经很少了。我通过这首歌看到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他是希望通过创作诸暨方言歌曲来引起大家对方言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视;我也看到了他的努力,奇人真的不是靠天生的本领造就的,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是啊,奇人之奇不仅在于他表面的光鲜,关键在于他背后的付出。如果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这篇文章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四.范读导入

范读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经常被教师采用。但是一般来说,范读往往是放在导入文本之后,感知文本之前。因而范读环节经常要陷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当中,即过渡到范读的环节往往比较生硬,一般都是通过“下面听老师把文章朗读一遍”引过去,而充满感情地范读之后,老师又要非常理性地打破当时的氛围,以“好,那么我们就思考以下问题”引到接下去的教学过程当中,范读和其它的教学环节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后来,我尝试着直接以范读导入文本,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论语》为例:

上课之前,我让课代表通知下节课的内容为《论语》。上课铃响,我来到讲台旁,没说什么话,扫视了全班之后就开始有感情地朗读《论语》中的有关语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加点字表示重读,“/”表示节奏划分)

朗读伊始,有学生感到这种朗读方式有些可笑,但渐渐地,他们感受到了文言独特的魅力,很快就被这种舒缓流畅、抑扬顿挫的朗读方式所感染,开始小声跟读,我趁热打铁,一边范读,一边用微笑、用眼神向他们传达肯定之情。逐渐地,跟读的声音越来越响,表情也越来越投入。朗读完毕,我没有立即开始下一个环节,而是环视了整个教室,发现许多学生脸上都洋溢着笑意,他们的眼神特别明亮,看上去特别兴奋。可想而知,接下来的环境当中,所有的学生都完全融入到了这篇文章当中,听课专注,发言积极。最后齐读环节中,起初由我带领着他们朗读,不久,我就悄悄地收回了声音,但是他们浑然不知,热情高涨地继续朗读,节奏、重音、停顿都处理得非常到位。下课后,刚离开教室,就听到教室里传来阵阵诵读《论语》的声音。

五.设置情境导入

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各种具体情境的创设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求知欲。我在上《奇妙的克隆》一文时,安排了一个巧妙的导入环节。我先是请出了我们班的英语老师赵老师,然后故作神秘,像变魔术一样又请出了一位和赵老师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原来,这是赵老师的孪生妹妹,刚好就在学校办事。学生们后来当然知道了这是对双胞胎,但是经过这样的导入之后,他们兴致盎然,学习文章的热情高涨。我趁热打铁,由对“克隆”的表层理解讲到了它的真正内涵。这样一来,这篇专业术语多、篇幅长的文章就不再让学生头疼。

六.跨学科导入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和其他的科目联系密切。我们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完全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和语文课堂形成互补。比如我们可以借助社会学科的时事新闻来作为导语。如在讲授《故宫博物院》一文的时候,正逢故宫失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就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故宫失窃就会有如此大的社会反响,由此引出文章内容。

七.以学生自己设计的导语导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费尽心思设计导语,如果得不到学生肯定的话那就是前功尽弃。所以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导语,以此来了解什么样的导入方式是最适合学生的。当然,这个手段不适合大范围使用,因为如果学生都知道了今天学的课文是什么内容,那么导语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我在班级里选定了一两个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由他们给出导语,以期从中得到启发。而我的确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明白了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还要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如他们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设计的导入是一个脑筋急转弯:为什么大海是蓝色的?因为海里有鱼啊。为什么海里有鱼它就是蓝色的呢?因为鱼在“blue blue”吹泡泡啊!(blue英文单词,意为蓝色)。老师是肯定不会想到这样可爱另类的导入方法的。而他们给《醉翁亭记》设计的导入则是安排了一个学生做导游,激情澎湃地给出一段导游词:各位游客,“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说的是这里;“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说的是这里;“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说的还是这里。醉翁九景在这里,欧文苏字在这里。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去领略那“群山涌翠,横叶眼底;亭后林涛起伏,飞传耳际”的醉翁亭的风光吧!接下来的课堂,老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整堂课轻松愉快,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要从设计以激发兴趣为目的的有效的导入方式开始。

陈必异,教师,现居浙江诸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