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杂志文章正文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0        返回列表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四大板块,其中阅读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不但能为学生指引方向,陶冶性情,还可以为学生打造健康、快乐、多彩的人生。

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加强语文阅读教学呢?不妨从以下几点来尝试:

一.首先要让学生懂得阅读的重要意义

西汉的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陶冶学生的人格,只有阅读才能催生出伟大的作品。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告诫人们多读和写作的关系。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只有多读,才能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做到胸中有本,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写出来的文章也只能是干瘪无味。有了素材,如果不去勤写,也不会笔下生花。所以,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写出生花妙笔,就应该在阅读上先下功夫。教师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同学生讲解著名作家关于阅读的故事,以激励学生喜欢阅读。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经典名篇

经典名篇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导航,高中语文教材中选择的课文都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尤其是那些名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体会其写作手法和思想意义。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读课文的遍数多了,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了知识脉络,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些语句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后把它背诵下来,这样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就可以自如地引用,让“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

三.为学生推荐那些具有经典意义的课外读物

除了教材中的名篇,课程标准中还为学生推荐了许多可借鉴的经典读物。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把这些读物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闲暇或业余时间读读,为将来的写作和做人都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课外阅读作为课外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可以使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提升写作素养。

四.阅读与思考紧密结合

就是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英国诗人柯勒律也曾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开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一边,只要纯净的宝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阅读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才会从阅读中提炼所要的精髓。不能像沙漏一样泛泛地读,不去思考,不去积累,结果读了一车书也毫无收获。

五.用课本剧的方式演绎阅读成果

课本剧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源”,以此为基础改编为剧本,然后让学生自己编排、自己表演、自己欣赏。课本剧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中学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的宗旨,课本剧对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培养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要想演绎出精彩的课本剧,学生必须要阅读脚本,阅读的过程就是吸收和消化的过程,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会大大提高。

上海有位社会学家说:“阅读能力是21世纪的第四张通行证,因为我们天天都在阅读与感悟啊!”阅读能力被赋予“通行证”,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程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变重教为重学,变获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王菊红,教师,现居甘肃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