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如何准确把握古诗的主旨
杂志文章正文
如何准确把握古诗的主旨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1        返回列表

近年来,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笔者认为抓诗歌鉴赏题主旨要“四看”,从四个方面把握答题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一、看朝代。一般的题目都会提醒考生诗歌写于哪个朝代,这为我们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提供了大环境。如唐代诗歌,唐代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盛唐诗歌自信满满,充满开疆拓土的豪情,建功立业的渴望;而晚唐的诗歌因为当时的社会动乱,则更多地倾向于关注百姓,那么山河沦丧、妻离子散的悲痛主题也就占了很大比重了。

二、看作者。诗作者的风格对我们理解诗歌也有很大的助益。如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才高志远,却屡遭贬谪,但因为他于宦海浮沉中始终能保持乐观豁达,因此他的诗歌大多表现出超然、乐观的心态;而“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不满官场黑暗,毅然决然的回归田园,因而他的诗多是抒写田园生活的闲雅恬静。当然,一个诗人并非只有一种风格,如婉约派词人李清照虽是多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小我,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因此,了解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和经历有助于准确理解诗歌。

三、看题目。诗歌题目是一首诗内容的高度概括,有些题目本身就是诗歌情感或主旨的体现,如《春夜别友人》是一首送别诗,《越中览古》是一首怀古诗,《宴散》则体现了本诗的写作时间与内容,判断好是哪一类型的诗歌才能更好的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四、看诗句本身。不管是有多少的信息提示,对诗句内容本身的把握才是重中之重。诗句要特别注意的是两类语言、两种色调和两类词性。

两类语言是意象语言、情感语言,它们是作者抒情的直接或间接途径。如孙光宪的《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本词中的意象词语“片帆”、“征鸿”是思归、音信的象征,而情感词语“孤”既写出了片帆于茫茫江中的孤独,也写出了离别之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加以上片用蓼岸风多、橘柚香这等明媚春景作衬托,说明此词是以乐景写哀情,体现了主人公片刻之间由喜悦到忧愁的情绪变化,并转而抒发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两类词性是动词和形容词,两类色调是冷色调和暖色调,这两种词性和两类色调大多决定了景物的特点或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从而也为我们把握诗歌提供帮助。如宋代晁端友的《宿济州西门外旅馆》“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诗中的意象寒林、残日、青灯的修饰词分别是寒、残、乍有无、愔愔,这些冷色调的景物共同创设了一个清冷、孤寂的意境;再看动作,人假寐、卧听、啮残刍,就说明以动写静,写出了诗人的空虚落寞,孤枕难眠,从而表现出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下边,我们以一首诗作为例子进行综合分析。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首先,从题目“端居”,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作者有可能是悠闲而居,有可能是孤独而居。而意象词语“远书”、“归梦”,可见李商隐此时正滞留异乡,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空阔虚无之感更显强烈。“远书归梦两悠悠”,形象的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渺难期。作者的怅然若失立现。“空床”、“素秋”更传达出孤身之人难以抵挡清秋之寒。“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很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接下来,“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寂居异乡,平日少人来往,阶前长满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与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月色的笼罩下,不免显得暗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也呈现出了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而情感词语“敌”、“寥落”、“愁”可给我们很直观的感受。特别是“敌”字,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有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之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管精神状态的刻画。说明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表达了悲愁、孤寂、思亲的情感。

李琳,教师,现居广西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