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做生活的主人 写感人的作品
杂志文章正文
做生活的主人 写感人的作品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6        返回列表

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伢。拜成连先生当老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他的老师听。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伢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先生走后,俞伯伢匆匆的找遍了全海岛,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老师。他心烦意燥地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伢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伯伢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好极了!”当时,有个名家叫钟子期,曾经高度评价伯伢的“高山流水”曲:“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从此“高山流水”四个字就被比喻为知音,或者喻为乐曲高妙。

伯伢学琴的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我们的老师,要写好文章,就要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只有做生活的主人,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

一.观察生活,做生活的细心人

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写好作文,就要处处留心观察。 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里景物的精彩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如果作者没有对景物进行细心地观察,又怎么会写得如此有模有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二.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慧心人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而生活中细小的事情又常常令我们有所感悟,甚至改变我们的景遇。如作家宗璞写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文章由观察眼前的紫藤萝写起,在回忆到十多年前紫藤萝被砍的经历,睹物思人,联想到弟弟的不幸遭遇。由此生发出人生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珍惜生命,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如果作者缺乏对生活感悟的慧心,就不会留下脍炙人口的美文。

三.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个人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如作家莫怀戚写的《散步》一文,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的颂歌。本来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作者通过叙述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谅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如果作者不热爱生活,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不够敏感,不认真思索,那么像“散步”这样的“小事”,肯定与作者“失之交臂”了。

所以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家有了丰厚的生活基础,写作的时候便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让艺术幻想的神奇骏马自由驰骋,让思想凝结的美妙文字酣畅淋漓。

离开生活谈写作,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最终必将枯竭。只有做生活的主人,写出的作品才会感人。

陈小燕,教师,现居广东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