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职高语文课堂情感激发策略
杂志文章正文
职高语文课堂情感激发策略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2        返回列表

姚 平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句话道出了激发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到职高的语文课堂,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情感激发有哪些策略呢?在区教研室组织的以《合欢树》为执教文本的《促进学生个性化理解的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课例研究中,古林职高的甘东海老师、张文清老师和慈溪职高的余芳老师分别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笔者在听课后产生了如下一些思考。

一.特色幽默鼓励,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教学观普遍提倡鼓励对于学生具有积极地引导作用,笔者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更认为对学生的“鼓励”不仅要有“鼓励”的形式,更要有鼓励的特点。

职业高中的班级学生性别比例常常因为专业的不同而严重失衡,总的来说,文科专业女生居多,理科专业男生居多。甘东海老师执教的班级是一个外贸班,全班共39名学生,只有4个男生,在“含羞草的寓意”讨论环节,男生显得比较拘束,一直是女生在发言。为了调动男生的活跃性,甘东海老师抓住班级男女生比例的特点,很有针对性地幽默了一把:“万花从中,我们男同学有点腼腆,千万不要被同化啊!”

他还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热点来激发学生,他化用热播节目《中国好声音》激发学生说:“我期待听到我们男同学的好声音!”这样的暗示很自然地给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无论你的答案正确与否,发出来的声音都是“好声音”!

有个男同学坐在靠墙,一直默默无言,甘老师经过观察觉得他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于是将话筒递了过去,说:“不要以为你缩在墙角里我就发现不了你的存在!”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该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时刻关注着他,老师期待他的精彩回答。

女生多的班级,总有一些有想法但是不敢大声表达的学生,当听到学生在底下窃窃私语但是不敢大声发言的女孩子,甘老师说:“如果你的胆子不够大,你可以问其他同学借点胆,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胆子大的同学,让他替你发言。”在中国文化里,当人们碰到畏惧的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说:“你借我个胆子也不敢!”甘老师在这里却反其意而用之,让胆小的同学向其他同学“借点胆”。这哪里是向其他同学借啊,分明是甘老师用幽默的鼓励在给胆小的同学“壮胆”啊!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老师用幽默的语言进行鼓励,让学生放下了紧张的师道尊严,从心理上亲近了老师;老师的鼓励富有班级特色,会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信任感,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确是在关注“我”,而非说虚假的“客套话”。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何愁课堂不自由,何愁课堂不活跃,何愁课堂没有善良的思想火花!而笔者相信,这样富有班级特色的幽默鼓励,不是一时的随机应变,而是教师长期关注课堂特点有心积累的智慧结晶!

二.丰富肢体语言,拉近师生距离

教师的鼓励不仅体现在有声语言上,还体现在恰当、适时的肢体语言上。当甘东海老师执教的班级的第一位男同学站起来发表自己想法的时候,甘老师非常兴奋地迅速把话筒递到这个男同学手上,并抓住时机进行鼓励:“终于听到我们男同学的声音了!”

甘老师这个迅速递话筒的动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发言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不是体现在他对问题解答的有多么准确,而是体现在原来老师这么期待自己的回答!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课堂上曾经讨论过的问题可能会被学生淡忘,但是课堂上老师曾经给予他的肯定和期待的动作会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张文清老师执教的班级是汽修班,全部由男同学构成,在导入环节,他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体育偶像,他没有用邀请的手势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走到学生中间,很自然地拍拍一位男同学的肩膀:“你来说说看。”那个男同学说:“我的偶像是姚明。”他又拍拍那位男同学的肩膀说:“我们有共同的偶像,请坐。”接下去,他又拍了两位同学的肩膀,请他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肩部常被看作是象征着男性尊严的敏感部位,男性的肩部是绝对不肯轻易让他人侵犯的部位。然而,如果彼此之间是亲密的朋友,却又另当别论了。我们可以从他容许对方侵入他的肩部势力范围到何种地步,来确定他们两人之间的亲密程度。比如,如果他们两肩相依,或者手与肩互相接触的话,可以确认这两人的关系十分深厚。朋友之间在街上相遇,会采取一手搭在对方肩上同行的姿势,这等于是在说:“老朋友,干得不错吧!”“嗯,好极了。你呢,我的好伙伴?”

这一动作如果用在师生之间,它的意义也并不改变,也有把自己的友好情谊传达给对方的含义。因此,肩与肩或手与肩的互相接触,是走向心与心的沟通的第一步。男教师执教男生班,简单地一个“拍肩膀”,传递是老师对学生的亲切,传递的是老师蹲下来的姿态,传递的是老师把学生当男人、当朋友的信任。一个简单地“拍肩膀”的动作,放松了学生紧张的心态,拉近了师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三.转换发问方式,引发学生共鸣

余芳老师在引领学生探讨作者在母亲去世最初几年为什么不愿意去小院,不愿意去看合欢树时,最初是这样提问的:“‘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要车进去看看,作者后悔了明明可以让人背去看看,为什么没有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余芳老师问“有没有同学知道作者为什么没有去”时,学生集体陷入了沉默,无人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余芳老师没有继续追问“为什么”,而是显示出了非常敏锐的教学机智,迅速地从情感引导的角度出发将问题进行转化,适当地引入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读诗歌《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读完以后,余老师说:“这首歌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虽然老师不会唱,但是我觉得这首诗写得非常的感人,在音乐当中你想一想,你要不要去见那棵合欢树。来我怀里,或者住进你心里?你有没有一点触动?”调整过后,课堂马上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回答也都闪耀着思考的火花:“我应该不会去看那棵合欢树。因为如果去看的话我会触景生情。”“我会去看那棵树,见一见象征母亲的合欢树,并且要倾诉自己对母亲的愧疚”等等。

换过的问题在回答之前有了音乐和诗歌的铺垫,这样的方式很好地引导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的生成。换后的问题和原来的问题本质是相同的,但是在提问方式上更具有感情色彩。原来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没有去”,这样的提问方式“问”的含义太浓,而我们的职高学生对需要理性思考和深度思考的问题有着本能的畏惧和抵抗情绪,因此课堂出现了冷场。而调换后的问题的提问方式是“你会去见那棵合欢树吗”,一个“你”字的发问,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一个“你”字的发问,引导学生进入了作品的情境,产生了换位移情的功效,随着对文字的感悟,丰富了教材的内涵。这样的提问方式更具开放性,也更适合直接的感情宣泄,更符合职高学生的实际,所以学生思考的阀门马上被打开了,回答自然也带上了非常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课堂也马上活跃了起来。

四.精当总结点评,增强学生自信

余芳老师在上《合欢树》这篇课文时,探讨到合欢树的寓意,让学生以“合欢树是一棵____________的树,因为……”的句式进行回答。学生经过思考,做出的回答非常精彩,有的说“合欢树是一棵亲情树”,有的说“合欢树是一棵念慈树”,有的说“合欢树是一棵奇迹树”,等等。在这些回答中的“亲情树”、“回忆树”、“母亲树”等是教师在课前预设时可以预料到的,但是“念慈树”、“奇迹树”,则完全是学生闪亮的思想浪花,也绝对是教师课前预设不到的。更为难得的是,余芳老师能迅速抓住学生思想的闪光点,进行了更为精当和充满文采的点评,她评价学生“奇迹树”的回答的时候说:“创造生命奇迹的是母亲,母亲创造了两个生命奇迹,第一让一个看似柔弱的含羞草长成了一棵合欢树,它枝繁叶茂年年开花甚至高过了房顶,第二个奇迹是她对儿子的照顾,让儿子从一个绝望的残疾的没有出路的失业青年找到了出路,并且在写作的路上小有成就”。这个点评绝对是对学生回答的升华,是师生共同思想碰撞中产生的火花。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到原来自己的思考这么有高度、有价值,该是多么的自豪啊,后面的学习当然是信心百倍、兴趣十足了!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利用情感因素,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在言行上给予学生以平等的情感关怀,以情感培养情感,以情感激发热情,那么思想的火花将必定闪现在我们的职高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甘东海《<合欢树>课堂实录》

2.余芳《<合欢树>课堂实录》

3.张文清《<合欢树>课堂实录》

姚平,浙江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