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注重提问技巧提升课堂教学
杂志文章正文
注重提问技巧提升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9        返回列表

韩香荣

课堂提问的质量必须要高,否则不仅起不到作用,反倒影响语文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要注重课堂提问的技巧性。

1.激发兴趣——巧妙设疑、自主探究

好奇心会影响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性。在语文教学中,善于利用好奇心的这种特点,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注意力意识。所以语文教学中只有提问的问题设计巧妙,才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引发深思。教学者要力求将问题设置得有创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忌提出平谈的问题。比如说老师在讲《苏州园林》这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的设计问题是:“人们经常说桂林山水美于天下,而苏州却美于园林,那么苏州园林到底具有哪些特点呢?它又美于何处呢?就请大家在读完《苏州园林》这一课之后,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这种设疑导入方法,不但创设了情景,激发同学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问题的指向性也非常明确,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贴近生活——从学生的生活中提问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新知识的差距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实践中,要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把握相应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能够充分地把握每个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要保证学生们学习起点同学习新知识之间有适当的距离,而适当的距离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小松鼠找花生果》这一文教学时,不难发现学生们仅凭文章得到的只是有限的感悟,他们可能模糊地了解到花生的果实是在地底下生长出来的,并不能和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于是老师便做了个拓展,就问道:“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多少种植物的果实是像花生一样长在土壤中的?”这种问题最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他们会说出很多种平日里经常吃到的果实,像芋头、土豆、姜等。这样的提问技巧会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能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

3.提问技巧——讲究直、曲结合

所谓的“直”是指依照常规思路从正面直接进行发问,通常也称之为直问。直问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其具备问题明确、问点显露的特点。正是因为其特点,使得这种提问方式形式呆板,没有变化,很难启动学生们思维中的缺点。所谓的“曲”是指不从正面直接发问,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绕道迂回,旁敲侧击,问在此意却在彼。不难看出,这种提问方式的妙处就在于其内容生动,情趣丰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语文教学课堂如果只是一些直来直去的提问,对学生们的启发性太弱,学生们会感觉到学习是如此的索然无味。在《蔺相如》这一文的教学中,在讲到“完璧归赵”部分时,即使对相同的问点也有不同的问法。举个例子,一种问法可以是:文章中蔺相如采取了什么措施智胜秦王并完成了完璧归赵任务的?说明了什么问题?另一种问法是:文章中蔺相如是真心地想将和氏璧向柱子撞还是想故意吓吓秦王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种就属于直问,这种问法问题非常明确,所以答案也是肯定的,同学们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有些会复述情节,更有甚者会默读课文,最后再对人物进行生硬的评价。而第二种提问方式就属于曲问,这中间包含了很多诱导因素,在问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理解进行热烈有趣的研究讨论,有些学生的观点认为蔺相如就是想撞柱子,有些学生的观点却是相反的,他们认为蔺相如是假撞柱子,其本意就是想吓唬秦王。因此,教师不要直接进行评判,而应循序渐进地诱使学生们去反复理解和分析文章,各抒己见,最后让他们达成统一的看法即蔺相如不是真的想去撞柱子,也并非单纯的想吓唬一下秦王,他这是见机行事,倘若秦王爱惜玉而妥协则不去撞,假如一意孤行要抢宝玉,那么就会人玉俱毁,从文中蔺相如的这种做法,充分地表现了他既智慧过人又英勇超人。对比前后两种问法的效果,其优劣显而易见。

结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多样,课堂中的提问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提问是一种艺术,还必须要讲究技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提问技巧如何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效率,所以应该注重提问技巧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课堂上语文的教学效率。

韩香荣,教师,现居山东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