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基于关注学情的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杂志文章正文
基于关注学情的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0        返回列表

高三备考是一场需要付出智慧与汗水的硬仗。语文应考能力是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养成的,也是能通过高三自主复习训练强化的。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认识到作为教师只有关注学生语文复习的起点、复习的状态、复习的结果(课时的、阶段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与改进自身的教学,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养护学生的心理和灵性,才能大幅度地提高高三语文复习成绩。

一.关注“学生所需”与“应考所需”的融合,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是否认真听?是否关注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是否在思维上与教师保持同步?这些都是在上高三复习课时,教师所应该关注的。实际上,不是在一节课的每一时段上学生都能全神贯注,也不是在复习的每一个环节上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同时我们也看到,经过了基础年级的语文学习与考试后,有的学生对大部分语文知识点已经比较清楚,上课很容易产生听不听都差不多的感觉,学习不在状态。

在高三语文复习指导过程中,我们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跟学生交流互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把握好“学生所需”这一基点;同时,认真研究了新课标与教材、考纲与考题,明确了“应考所需”,将高考考什么和学生会什么融合起来,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高三语文复习效果也就显著提升了。

此外,我们还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巧用幽默的语言,适时变换教态,活用松紧适度的教学环节,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互动,引领学生主动学思悟

美国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他指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学生主动参与高三语文复习过程,对复习内容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记忆得更长久,这样更利于提升复习的效益,学生成绩也会更加理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如从提升学生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分析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出发,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批改学生学案,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大多都发现了拟人手法,但以动写静的手法却找不出来了;答题步骤存在内容缺失,分析不到位的情况。然后,我针对预习学案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学生的典型答案,通过多媒体展示。3分钟小组交流讨论:①给展示的答案判分,并说明理由。②如果请你做答,你如何修改完善展示的答案?我在小组间走动倾听,遇到学生有疑难时,指点一二。经过巡视,我发现学生普遍没有分析出以动衬静的手法。究其原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准确,以致不能分析清楚诗歌意象之间的关系,判断不出准确的手法。我示意小组暂停讨论,思考“这句写了什么景?”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描写了山峰高峻。”我身边一个学生小声嘀咕:“明明写了山峰显露出来嘛!”我对在课堂讨论问题时敢于“插嘴”的学生非常喜欢。我请他说一下他的见解,他说:“这句话不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峰的高峻,还写出了山峰显露出来。”籍此,我趁机问学生“这句诗所写的景是这两点吗?”学生议论纷纷。我让学生再次细读品悟,想象一下当时诗人在何种情境下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1分钟后有学生举手说:“是山峰从云里显露出来,不是山出来了,而是云动了,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动静”手法考查的相关知识点及学生熟悉的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思考分辨其中的差别,再让学生思考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统一意见后,学生小组讨论修改答案。小组展示修改后的答案。展示高考标准答案,学生对照,进一步提升能力。师生共同总结做此类题的方法:①读懂诗歌内容②籍由内容分析所用手法③注意答题步骤的完整:点明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人在诗歌中的思想情感。最后,2分钟时间认真思考,或与同学、教师深入探讨。

变式训练显示,学生对“动静”知识点的掌握很好。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是一个例子”,那么学生主动学习、参与互动学习的内容就会真正成为一个可以学以致用的例子。

三.关注学生语文学习规律和答题思路方法的总结,建构答题思维模式

斯宾塞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巩固强化方法规律,构建答题模式,提高答题的技巧。语文学习规律指语文学习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是语文学习活动发生和发展所必然遵循的逻辑轨迹。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通过引领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和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对每个考查点都形成规范的答题思路,增强“一个题就是一个类型”的意识,让学生切实弄清每个专题的规律和方法,形成快捷、准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以“会做”“做透”为原则,力求在难度低的试题中少失分,在难度高的试题中多得分,以期全面提高得分率。抓住试题的内在规律,强化学生的规范答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答题时表述的准确性,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重复训练,依照一般行文表达规律,逐步完善答案,形成思维模式,进而形成合理的语言表达的“固化”,使学生的答案向“标准答案”靠拢。

四.关注选用例题的“典型性”和“新鲜度”,激活学生的复习兴趣

随着高三语文复习的深入,全国各地各类复习资料纷至沓来。面对良莠不齐的复习材料,我们用高考真题为标准,体验高考、解读高考和熟悉高考,实现与高考零距离接触;研读命题角度,进而把握过去考过什么以及未来考什么的思路;从而建立对各种试题的基本认知,培养对各类试题的感觉,厘清各种题目的优劣。我们有选择地利用具有典型意义且新鲜的的题目,不做简单费时的机械重复,因为题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备考的质量,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典型。

由于一些例题以前用过复习时再用,学生觉得老面孔的例题和习题可做可不做,或是题目太陈旧,学生没有兴趣,所以复习课准备时认真研究各种试题,寻找新意,把握动态,适当选用一些有“新鲜度”的试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在备考中精选各地市模拟题中的新题,比如,有效的利用语言运用题这块试验田里的新题编制学案,并结合社会热点对各类语用题型进行集中训练,围绕社会关注的“中国梦”,我设置各种练习题,如扩展语句题,情境描写题、图文转换题、新闻点评题、微博模写题等对学生强化训练,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当然,要注意所选题目题型、内容的“时代气息”与语文复习备考的“契合度”。

五.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师生的和谐度

高考是智力的比拼,更是情感、意志、心态等非智力因素的较量。高三复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辛的劳动,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且高三语文复习过程中会穿插比较频繁的考试,有考试就有得有失,而学生很容易受考试的影响。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我在教学实践中,用阅读写作评语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明白:状态是干出来的而非等出来的,成功就是在别人不能坚持的时候坚持,在自己不能坚持的时候咬牙坚持。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良好的习惯能帮助学生消除消极情绪,排除自身与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讲究单位时间的效率,保证学习活动的持之以恒,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亲其师,信其道”绝不是一句空话,尤其是在高三这一特殊时期。教师与学生交流思想,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指点迷津,就显得尤为重要。多与学生交流,利用一些成功突破自我的案例,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坚定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分析答题情况,找出优点所在,指出经过努力借助什么方法就能达到考查要求,给学生一个可以企及的目标,学生自然信心十足地努力学习。慢慢地师生关系在交流、了解、尊重的过程中自然就能配合默契、合作信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乐教善教,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魅力;学生们也会乐于学习、全力以赴、积极参与,自然是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我想,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与面对困难所应持有的态度。这应该就是我们语文的魅力所在。

总之,在高三语文复习时,我们研究自己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等,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师生和谐,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方方面面,因材施教,使预设与生成更和谐地结合,形成高质、高效的复习新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应试能力,为每一个学生升入大学深造乃至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李金,教师,现居山东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