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用真诚架起沟通的桥梁
杂志文章正文
用真诚架起沟通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2        返回列表

斗转星移,春秋迭易,在不知不觉中,我已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了。每一次与家长成功的交流,都会激起我对教师这一工作的热爱。我觉得与家长正确沟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果我们能加强这门学问的学习和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那么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一.以自己的真诚赢得家长们的信任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我几乎每周甚至每天都跟家长见面。有时家长会主动跟我就孩子的表现做交流。这种情况下我总是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面带微笑,我认为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场吸引磁铁一样让人无法拒绝。在交谈中,我会诚心地就孩子最近的表现说出自己的看法。谈成绩不溢美,不盲目地赞扬学生的优点,也不会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板起面孔去“教育”家长或“指示”家长怎样怎样。因为我知道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主动愉快地与你合作。在与家长交流之前,我会有针对性的总结每个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哪怕只是单纯的出现了一个粗心的小错误,今天没说普通话,忘带书本子……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情,在我们家长的眼中那就是说明老师一直在关注他的孩子。

我班一单亲学生的爸爸原是一个非常挑剔的家长。有一次,孩子得了感冒,有点发烧,他觉得问题不大,可以坚持上课,可孩子来学校不久就表现出烦躁来,别的同学读书声音大了,他竟然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双手捂着耳朵大声叫起来。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把他叫出教室,轻声问他为什么会那样做,他默不作声。下课后我就打电话给他父亲了解情况,原来孩子除了小感冒外,头天晚上因为孩子作业完成不好父亲劈头盖脸的批了他一顿,使得他短时厌学烦躁。我知道后,到办公室打了开水给他冲了茶水,还嘱咐他以后父亲再批评他就让他给我打电话,我与他父亲好好交流一下。没想到这次小小的关心竟然感动了他的父亲,最终换来的是他对班级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事实证明,老师的诚意比讲一万个道理更能感动学生家长。

二.与家长沟通,从点滴小事入手

作为一名父亲,我更能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在班级中我把“父爱”倾注到每一名学生的身上,使他们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点滴小事做起。从孩子入学开始,我就很注意每个孩子的不同表现,在接班一个周的时间里就把孩子们的名字对号入座了,用了两个周时间把孩子和家长对上了号,在刚入学时家长们会很在意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也会很害怕孩子不适用学校生活,所以一到下班时间我总有接不完的电话和短信,可我从没感觉到厌烦,我总会准确无误的把每个孩子在校的表现通过网校和QQ群说给家长们听,所以从那时起家长们就已经对孩子在校生活很放心了。刚开学时孩子还不能完全适用学习生活,也不懂得什么常规,我一上课就在黑板左右两侧各画了一棵大树,一棵直的大树,一棵歪的大树,我问学生们,哪棵大树漂亮呀?学生们毫不犹豫地说直的大树漂亮,于是我就说那你要当哪棵大树呀?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说当直的大树。于是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当孩子们把这种意识带回家,并高兴地将我的原话告诉给家长听时,家长们都及时给了我反馈,孩子们太喜欢老师了,把老师说的每句话都回家告诉了他们,我不但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更重要的是我已经为今后与家长们的顺利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关爱学生,积累情感

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深知: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打开这个班学生的心灵窗口,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所以在接班前,我就调整好了自已的心态,告诉自己:不埋怨,不浮躁,以平和的心态勇敢面对现实,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对学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包容,把忍耐力放到最大限度,相信自己有提高他们的能力,哪怕他们的进步缓慢而微弱。

在第一次班会上我就坦诚的对学生讲:有困难找班主任。不管是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还是同学间的矛盾,老师都会及时给予援手和帮助。此后,班级中随时就会见到我的身影:班级黑板报的鲜艳花朵是我画的、比赛的手抄报创意是我启发的、班级卫生打扫工具的摆放方式是我引导的、宿舍的卫生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彻底清理的……同学们处处享受到了家的温暖。当学生生病时、学习上有困难时、思想波动时、经济接济不上时,同学们都能感到身后有我的存在。于细微处见精神,适时的关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极大的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事实证明,我们对孩子无私的爱将会成为我们与家长交流沟通的动力源泉。

王文显,教师,现居山东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