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杂志文章正文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0        返回列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想说—敢说—会说—乐说”四个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扎扎实实的抓好说话训练。

一.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想说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流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带着笑容,向同学做自我介绍“我叫戴宝娟,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朋友。我喜欢看书、唱歌、跳舞,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小朋友们在一起。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嘴里“嗯嗯”的抢着要发言。我就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介绍着自己。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把自己想问的想说的都告诉对方,并让说的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这样,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来,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着口语交际,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

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景。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相互间进行交流,是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有趣的活动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着孩子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粉白的杏花、绿盈盈的小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的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花儿笑了,在等着小蜜蜂来亲嘴呢!”“风儿像一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有的孩子还编了一首儿歌“草儿穿着小绿裙,花儿带着红头花。树儿披着绿衣裳,雨点唱着滴答歌。”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是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3、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景。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好孩子的忠实听众、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学了《小动物过冬》后,请孩子们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母亲节到了,做一张爱心卡,并说几句祝福的话给妈妈听。班级新转来一位小朋友,把他介绍给爸爸妈妈认识。这样的作业,学生乐做,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二.消除顾虑,让孩子敢说

有些学生开始有了说话的兴致因为缺乏说话的勇气,还是不敢张嘴。怕说心里是口语交际的大忌,若不加以克服,会形成不善言谈的习惯。通过与学生交谈,我了解到学生怕说是因为害羞、怕说不好丢丑。针对这种情况,我反复强调,课堂上当众说话,可以得到锻炼机会,还可以相互交流,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纠正。我还注意营造宽松的交谈氛围,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负担,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对一个人获得更多知识,更多信息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表白,对学生说话时说的不好、不对的现象,教师绝不能比评训斥、讽刺挖苦,而应该不断地给予鼓励。教师常用“说的不错,请继续努力”“相信你下次说的更好”等话语来激励学生。是他们敢于发言。在训练形式上,注意循序渐进:先同桌交谈,后小组交流,再到师生交流,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见解等,逐步培养学生敢说的胆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发言,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指导方法,让孩子们会说

敢说不等于会说。我让学生克服语无伦次、无头无尾、任意粘连、啰嗦重复等语病,尽量把话说顺、说细、说准,做到言之有意——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内容具体,言之有序——条理清楚,言之有情——倾注感情。在训练时,我坚持先想后说的做法,你想表达什么意思,语言如何组织安排,用何种语气口吻去表达,都必须在说话之前酝酿和考虑好。并教给学生描绘一种景色,勾勒一件实物,介绍一个场面,刻画一幅肖像,阐述一种思想的方法,让他们出口成章。

1、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入学的儿童,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如:在教学四声音节教学时,学习cha的四声:cha秧,我妈妈在田里插秧。cha儿,麦茬儿,豆茬儿。裤cha,三角裤衩。cha道,我家后面有两个岔道。学生可以根据四个声调,组成不同的词,造成不同的句子。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便于理解字义,并练习运用。既掌握了“cha”的四个声调,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而不是单纯的学拼音。

2、关注生活,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交际。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

(2)活动之后的活动。学校里经常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

(3)利用电影、电视节目进行说话训练,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学生都非常喜欢观看,教师可以从学生喜欢观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中找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西游记》是人人喜欢看的电视剧,在学生观看后,我组织他们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对剧中空白的情节进行想象说话;有时让学生转述节目的主要内容;我还组织了一次“《西游记》人物评论会”,学生的说话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层次性,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4)在发生突发事件后,进行即兴说话训练。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98年,我们学校遭遇了洪水侵袭,在组织学生清理完淤泥后,我立即引导学生调查研究,“为什么这百年不遇的洪水会在今天侵袭我们的校园?”几天以后,我组织了汇报会,学生们通过走访、查资料、询问老人得知:是我们这里过度放牧和人们对树木的乱砍乱伐,导致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暴雨后,光秃秃的山上没有草根、没有树林,洪水便可肆虐。汇报中同学们振振有词,各抒己见,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刻不容缓!既进行了口语训练,又使孩子们受到了教育!

四.掌握技巧,让孩子们乐说

新课程标准要求3—4年级学生在口语交际是要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擅长说话,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技巧。

1、以诚挚的感情打动人。“感人心者,莫乎情”。口语交际中,以情动人是最重要的。与师长交谈要有尊重之情;与病人交谈要有关爱之情;朋友生日要会说祝福的话;同学进步要会说祝贺的话,交谈有了人情味,相互之间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我注意训练学生与人交谈是的感情投入,真情好似交际之本,开展“学会说有人情味的话”的专题训练活动。

2、以生动的语言感染人。在交谈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对方,如果语言生动,形象,听者会兴趣盎然;如果语言单调枯燥,听者就会兴趣索然。在训练时,我一方面注意安排学生多读美文,多听多看访谈类节目,要求学生仔细品味别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如节奏、韵味、语气等,同时还加强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3、以优美的姿态吸引人。与人交谈中,交谈的姿态要大方。如采用站姿时要身体略带前倾,不能前后摇晃;采用坐姿时,要两腿放平,身体坐直。表现出一种积极投入的姿态。表情要自然,注意力要集中,不时地用眼神进行交流,绝不能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在表达情意时,要注意结合运用适当的手势。

戴宝娟,教师,现居内蒙古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