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一堂作文立意训练课
杂志文章正文
一堂作文立意训练课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3        返回列表

王丽萍 石春翔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半壁江山,好的立意不仅能让学生作文的深度提高,更会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课标中指出:“作文教学中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的立意训练,会让他们的思维不断地提升,视野不断开阔,情趣不断高雅。现将有关立意的作文设计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共勉!

一.导入

有人说,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比作眼睛,材料好比是血肉,构思如同骨架,立意则成其为灵魂,可见其立意在作文中的重要。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究中考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

二.教学过程

师: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是在立意深刻、新颖。有一中考试题以一幅画为材料:“上面画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下面一吧伞,伞下有一盆仙人球。”于是有同学作文,把太阳比作是法律,伞是高官,仙人球比作不法分子。不法分子肆无忌惮的敢干坏事,是因为有伞在保护,有一天伞破了,不法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样的立意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得到了满分。

立意的内涵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

立意应具备的条件基本的要准确、鲜明;高层次的要深刻、新颖。

立意的技巧有三种:

第一、“出奇制胜法”。即多角度思维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面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材料,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有新奇独立的感受和心得。请同学们以“风”为例,用概括语言表达对“风”的多角度立意。

生1、我想到自然界中的沙尘暴——想到环保!

生2、我想到社会的风气,好风气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坏风气玷污人们的心灵——多接触健康的东西!

生3、我想到流行风——从歌星的成长道路上受到的教益!

……

师:从不同角度对“风”进行立意,既有自然界有形之风,也有无形的社会之风;既有揭露腐败现象的,也有说成长教益的。既关注了自然,又关注了社会,同时也关注了人生!语言简洁,立意深刻,有新意!,

常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作文中运用多角度发散思维,能给作文增添亮点。下面请同学以“良师”、“关怀”、“亮点”为话题多角度立意。

 1、关于“良师”

生1、母亲是良师,教给我们的道理终生受益!

生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良师!

生3、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是良师!

生4、失败是良师,磨难是良师,兴趣也是良师——

2、关于“关怀”

生1、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关怀,我们对父母、老师的关怀。

生2、阳光雨露对幼芽的关怀。

生3、地球对人类的关怀,人类对地球的关怀。

生4、祖国对人民的关怀。

生5、美国对伊拉克的“关怀”。

3、关于“亮点”

生1、人类身上的优秀品质是亮点。

生2、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是引人注目的亮点。

生3、国家好的政策出台,如“新农村建设等”是亮点。

 师:其实不光客观事物有着多方面的属性,不同的写作主体由于经历、认识、修养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有差异!因此我们看问题要考虑各种因素,想象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某些认为可笑的想法,这个过程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因素的过程,还可以说是创新过程。

创新思维还有一种叫逆向思维,就是与常规相反的思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司马光的做法就是采用的逆向思维!

第二、高屋建瓴法。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高远的立意,是作文的制高点,决定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作文立意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作者局限于自我的狭小天地,停留在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使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小气”指选材范围小、目光短浅。“大气”指大见识、大气概、大感悟、大文采。如何写出“大气”之作?一要扩大阅读面;二要关心世界大事、社会风云变化;三要积累大气的诗词和名言。

第三、“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有的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使作文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即“小题大作”。生活中有些材料看似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三.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根据本课提供的任意话题完成一篇作文。

王丽萍,石春翔,教师,现居内蒙古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