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实录
杂志文章正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3        返回列表

一.导入新课,走进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

课间播放音乐——《孔子之歌》[ppt展示歌词],为上课创设情景,营造良好氛围。

师:听着熟悉的旋律,想起了有这么一位老师,在他的课堂上,我们总能感受到如浴春风般的语短情长;他,循循善诱可亲可敬,尊重个性善待学生,让我们高山仰止。[ppt展示孔子图片]

师:有这么一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言行举止个性鲜明,胸怀志向尊师有礼,让我们印象深刻,铭记于心。[ppt展示学生图片]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随孔子走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堂,去感受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

二.齐读课文,初步感受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

师:这是一节怎样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

[学生读书,老师板书] 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

①解释标题,知晓师徒。

师:请看标题,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师徒五人是:[ppt展示标题]

生:孔子老师;最大弟子子路,其次曾皙,再次冉有,最年青最帅气公西华。

师:课堂上师生是站着还是坐着教学的呢?

生:“侍坐”,就是陪长者闲坐。

②明确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

师:他们师徒五人课堂上在围绕什么话题交流沟通呢?

生:志。

师:——围绕“志”字交流沟通。因此文章结构思路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孔子评志。

三.分组朗读,体悟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

师:为了体悟这种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下面我们分组朗读师徒五人的对话交流。

师:以小组为单位,第一小组读子路部分,第二小组读冉有部分,第三小组读公西华部分,第四小组读曾皙部分,那孔子老师由我来读,还差一旁白谁来呢?

生:(有的同学大声说)班长。

师:好,有请班长来读旁白部分。

四.小组探讨,明确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的种种体现。

1.下面小组交流,结合文本分析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的种种表现。

师:要求小组交流讨论时,先说出观点。这是什么样的课堂?再从文章中找根据分析论证,言之有理即可。最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另一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写出你们组的主要观点,注意板书。[ppt展示问题要求]

——[8个小组交流讨论 略]

——8个小组依次发言如下,同时8个小组依次上台板书该组观点。

(第一小组)生:孔子的课堂是氛围轻松对学生友好的课堂。从文章中孔子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以及孔子每次提问都说“尔何如?”可以看出他对学生是很友好的,教学氛围是很轻松的。

(第一小组另一学生上台板书本组主要观点:氛围轻松对学生友好的课堂。)

(第二小组)生:孔子的课堂是气氛和谐对学生尊重的课堂。从文章中孔子在与弟子讨论志时,曾皙在用音乐伴奏,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气氛和谐,孔子十分尊重个性学生。

(第二小组另一学生上台板书本组主要观点:气氛和谐尊重的课堂。)

(第三小组)生:孔子的课堂是鼓励式教育的课堂。以表扬学生为主,即使要批评也不当众批评,给学生以面子。从文章中“吾与点也”可以看出,做得好的地方孔子当面表扬,对做事比较鲁莽、轻率、不谦让的子路“率尔而对”他也只是哂之。

(第三小组另一学生上台板书本组主要观点:鼓励式、表扬式的教育课堂。)

(第四小组)生:孔子的课堂是师生关系融洽和睦、不拘小节、言论自由、师生互动的课堂。从文章中师徒五人“侍坐”可以看出他们无拘无束,自由开放。从孔子问“尔何如?”和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课堂是自由的,思维是开放的,活动是双方的。

(第四小组另一学生上台板书本组主要观点:师生关系融洽和睦、言论自由、思维开放、师生互动的课堂。)

(第五小组)生:孔子的课堂是尊重、懂得礼节的课堂。在老师问到别的弟子的志向时,曾皙正在弹瑟。当老师问到他时,他“鼓瑟希”“舍瑟而作”,表现其从容有礼而且尊重他的老师。当然老师孔子也很尊重学生的个性。

(第五小组另一学生上台板书本组主要观点:相互尊重并懂得礼节的课堂。)

(第六小组)生:孔子的课堂是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诱导的课堂。孔子不以尊者自居,要求学生言志,先做好引导启发工作,让他们清除顾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表示“吾与点也”,却没有当面解释原因,这正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同时孔子也是在婉转地表明自己的志向,给学生以启发诱导。

(第六小组另一学生上台板书本组主要观点: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和诱导的课堂。)

(第七小组)生:孔子的课堂是活跃不呆板有趣味有魅力如在家闲谈放松温馨的课堂。师生在谈话时,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融洽,谈话气氛和谐。课后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如在家闲谈一样耐心给弟子以解答。

(第七小组另一学生上台板书本组主要观点:活跃不呆板有趣味有魅力温馨的课堂。)

(第八小组)生:孔子的课堂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谈笑风生轻松互动,教人树立远大志向的课堂。从孔子听弟子们各抒己见时,弟子没有什么拘谨,尤其是曾皙。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最大的关心与教育,而不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

(第八小组另一学生上台板书本组主要观点:谈笑风生轻松互动,教人树立远大志向的课堂。)

师:不错,每个组都说得非常有道理,观察黑板上你们写的主要观点,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轻松活跃、气氛和谐、自由开放、启发诱导、尊重有礼。

2.归纳小结:明确孔子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ppt展示]

①——老师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氛围的课堂。

②——老师给学生思维方法“授人以渔”的课堂。

③——老师充分留下学生思维想象空间的不完满课堂。

④——老师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的课堂。

⑤——老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的二分天下课堂。

生:好!好!好!(掌声)

师:总之孔子的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的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二分天下课堂。

3.再读课文,领悟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

师:男生读孔子老师的话,其余的全班一起读。

五.拓展提升,探究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的根源。

师:这么与众不同别开生面有魅力的课堂,归功于谁呢?

生:一是得力于学生;一是得力于老师。

师:为什么说孔子的魅力课堂的生成归功于学生呢?

生1:孔子问志,子路率尔而对曰,可见发言积极踊跃,思维活跃。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远大,直率、信心十足。

生2:冉有是在孔子指名发言后才开口的。此前子路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说他只能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一个小国。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至于礼乐教化,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有抱负,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态度谦逊,说话很有分寸。

生3:公西华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话语,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才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可以看出他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生4:曾皙很潇洒、高雅,在老师问到别的同学的志向时,他正在弹瑟。当老师问到他时,他“鼓瑟希”“舍瑟而作”,表现其从容有礼。而且他刚好讲到了孔子一生的理想和追求目标:其乐融融和谐的大同社会。

师:对,这是一群有个性,有能力,有理想,有礼貌的学生。课堂上,他们言行举止个性鲜明,胸怀志向,尊师有礼。

师:这种课堂之所以有魅力,除了有一群可爱的“四有”学生外,还归功于孔子这位老师。那么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请你以“孔子他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句话。(略)

师:没有想到同学们写得这样好,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分享老师写的三句话:[ppt展示老师写的]

①孔子他不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灵魂上的洗礼,并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的良师益友。

②孔子他不是声色俱厉的唯我独尊者,而是春风化雨般因材施教地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灵魂的长者。

③孔子他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而是和蔼可亲精讲点拨、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生:好,好!(掌声)

师:这种大师级别的人物再多的语言也无法表达我们的敬佩和仰慕之情。下面我们全班一起读《孔子之歌》词的第一部分,女生读第二部分,男生读第三部分。[ppt展示歌词]

六.再读课文,体悟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

七.总结:一位循循善诱的大师和一群个性鲜明的学生,一段生动有趣回味无穷的对话,一个其乐融融令人浮想联翩的教育情境,这,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无穷魅力,这,就是孔子这位大教育家的无穷魅力。全文以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为思路,为我们展示了“别开生面尽现风流,二分天下魅力课堂”。

杨红菊,教师,现居广东深圳。刘迎曦,教师,现居湖北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