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杂志文章正文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28        返回列表

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理解文本,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朗读、体会富兰克林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生词,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雷电(

)加不(

)为奇(

)为一谈

冷嘲(

)讽怒发冲(

)欣喜若(

)

无(

)之谈(

)然无恙

2.“雷暴”到底是什么呢?

(齐读第二自然段)

“这个谜直到l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提示:过渡句,承上启下。二

3.填空。

( )国科学家( )在( )的天气里进行( )实验,揭开了( )的秘密。

【设计意图:本文生词较多,通过检查复习,让学生掌握关键词语,在学习课文、复述课文时能自觉运用。填空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人公所在国家及实验名称,能自然而然地引入下文的教学。】

二、探究“风筝实验”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富兰克林是如何做实验的。填表。(课堂时间有限,可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标注符号,画出关键词句,课后再完成表格填写)

先自己说一说实验过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使得长文短教,直奔课文主体部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选取精神,,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有利于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2.集体交流。请几位同学把富兰克林的实验过程讲清楚。重点点拨:在实验中,你读懂了什么?

A.实验条件:天气、器材。

B.“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你理解麻绳上的纤维为什么要“怒发冲冠”吗?

联系生活中头发的静电现象谈一谈。

你体会到富兰克林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那该怎么读这一句?要读出有惊奇发现的心情。

C.“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蓝色的火花”和“发麻”说明了什么?从这里你觉得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

D.“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这时候,富兰克林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那该怎么读这一句?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三个感叹句要读出他成功的喜悦。

用“欣喜若狂”造句。

3.正因为富兰克林有着为科学坚持到底、不怕危险的精神,才会做这样的实验,多么让人佩服啊!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富兰克林,和他一起做风筝实验。(放录像,随着录像一起复述课文第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以述促读,让学生带着复述的任务读书。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层次,尽量接近课文的语言,使学生能讲清楚富兰克林“风筝实验”的经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默读第三自然段

1.找一找,写富兰克林“观察”到的,用“——”画出。

写富兰克林“推测”的语句,用“——”画出。

交流。

用“不足为奇”造句。

2.思考:他观察到的静电放电和雷暴放电有什么区别?

3.(出示别人取笑的那段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段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

填空。

(

)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

)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

)对他冷嘲热讽。

不仅……就连……也……

4.想象冷嘲热讽的情形。

有的说——

有的说——

有的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文语言中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富兰克林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是揭开雷电秘密的基础通过想象说话练习,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冷嘲热讽”这个重点词语的理解,也使他们对富兰克林的勇气和决心体会得更深刻 】

四、学习课文第五、第六自然段

1.“风筝实验”成功了,那这个实验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交流:

“风筝实验”(

)了世界。它向世人(

),雷暴只是(

)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

)之谈。破除了(

) “无稽之谈”什么意思? 2.我们还记得在实验前,人们对富兰克林是冷嘲热讽,那现在呢?他们会怎么样?想象说一说。 有的说—— 有的说—— 有的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烘托出富兰克林为了揭开自然奥秘、坚持自己观点、毫不畏惧的精神,体会富兰克林最终成功的来之不易和弥足珍贵。】 3.填空: 后来,富兰克林根据(

),发明了(

)。这样,雷电轰鸣时,(

)就安然无恙了。

你见过避雷针吗?

雷暴就是大规模的放电现象,这是个震惊世界的发现。但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继续不懈地努力,利用科学知识,发明避雷针,造福于人类。

此时此刻,你想对富兰克林说些什么吗?

说话练习:

我想对富兰克林说——

【设计意图: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富兰克林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通过说话练习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富兰克林科学探索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五、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1.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雷暴和静电放电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大胆推测雷暴也是放电现象。但由于人们对雷暴是神灵的火焰这一概念已经根深蒂固,没人相信他。于是,他决定做风筝实验。这个实验证实了他的推测——“雷暴也是放电现象”,震惊了全世界。后来,他又根据放电原理进行了发明创造,这是多么让人敬佩啊1

2.老师启发:

是啊,没有大胆的怀疑就没有发明创造。老师在这里送大家几句话:

(1)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

(2)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生

(3)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安格尔

3.拓展:富兰克林名言。

(1)经常使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2)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设计意图:总结,使学生充分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布置作业

1.句子练习。

(l)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做是“上帝的怒火”。(改为“被”字句)

(2)避雷针的发明者是富兰克林发明的一(修改病句。)

(3)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

这种推论在当时令人难以置信。

(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富兰克林如果不大胆地进行实验,怎么能解开天火之谜呢?(改为陈述句) 2.连线。 贝尔

电灯

雷奈克

避雷针 爱迪生 飞机

瓦特

听诊器 莱特

电话

富兰克林 蒸汽机 3.复述课文。 4.搜集科学家小故事,准备在班会上讲一讲。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设计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特点,既注重教材本身的语言训练点,又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延伸;既有口头作业,又有书面作业,还训练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总评

1.让课堂飘溢浓郁的语文味儿

本课教学设计中多途径、多形式的迁移实践,就是力求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本课的设计重视引领学生研读文本,对文本中表达精妙的语句、语段,注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揣摩,受到熏陶感染。同时,重学习方法的渗透,重思维训练,如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冷嘲热讽”等 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在品味课文语言的过程中,以述促读,培养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结合高年级段特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让语文学习实现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

注重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尊重学生独特、多元的解读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的心灵以丰富而全面的滋养,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效的、综合的影响,追求“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教学设计中的想象说话练习,如“我想对富兰克林说……”既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学生自主体悟、自由表达的空间,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阅读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引导学生想自己所想、悟自己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