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奏响预设与生产和谐之曲
杂志文章正文
奏响预设与生产和谐之曲
发布时间:2024-07-05        浏览次数:57        返回列表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不少教师简单、片面地解读了“生成”,从而不够重视“预设”?如果让漫无边际的生成挤占了学生有效学习的时间,或许课堂热闹了,学生活跃了,但是,表面的浮华终究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学生的语言得不到发展,人文素养得不到提高。其实,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生成,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无效的预设,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预设多个学案,多维开放生成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可见,教学设计应追求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为动态生成而设计,尽可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考虑不确定因素,使教学资源尽可能生成在预设之内。

1.灵活的板块式教学程序

教师应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教学重点,把教学环节设计成几个大的板块。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活动的板块设计,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也要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正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万里长城》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有一个70岁老人,登上这雄伟壮丽、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他会怎么想?如果有一群外国友人登上这雄伟壮丽、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又会怎么想?……王老师说了一连串人物,有老的有少的,有中国的外国的,涵盖了所有的人,然后让学生想象说话,进行片段写作。教师引领的多向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想象和说写的方向和空间。这样做,使学生在创造中有了独特的感受,在互动中得到多方面满足,在教师“预设”实施中实现了自我。

2.多维的开放式问题设计

新课程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摒弃那种“对不对…美不美”的唯一答案式的问题设计。生成性的预设,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语言,领略文章的表达方法;更多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以此为基点,采用多维的、发散的形式精心设疑,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

二、预设学情起点,自主感悟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进入情景去体验、感悟,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充分分析学情,考虑学生的真实起点进行课堂预设,活化资源,促成课堂教学的成功。

1.重文本解读,教学目标预设到位。

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设立有意义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统一。教学目标明确了本节课所要达到或完成的任务所在。如果一节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极可能导致教学随心所欲,即使再生动的生成也不一定能被老师发现,而成为一种浪费。正确的目标预设是学生成功学习的基础,也为教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与进程推进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预设要有弹性,考虑学情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切教学都应该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达成度更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的独特感受是我们难以预设的。我们不妨用基于弹性的预设,来预约生成的精彩,锻炼教学机智,尽可能多地考虑学情,设想学生的反应。在预设学情时我们应该多这样思维:如果学生已经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如果学生一无所知,我叉该怎么办;如果学生这样说,我该怎样引导;如果学生那样争论,我又该如何调控。多预设了“如果”,多预设了“怎么办”,课堂上教师就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机智,从而使自己能灵活驾驭课堂,演绎出更多的生动,这样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教师要适时把握这些不确定因素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

3.预设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强调关注教学过程。过程要充分展开,就必须精心预设活动步骤,具体地讲,是指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处学生会不会有疑问:这一点他们是不是感兴趣;这一段孩子们可能有哪些生活的体验;读到这里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有满腔的情感要表达……设计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弹性空间,任孩子们的思维自由驰骋。因此,这是一种为学生的学而做的预设,是让课堂生成更有方向性、成效性的一种预设。

三、预设学习困难,全程质疑生成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追根问底罢了。”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他们呈现在课堂中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即时质疑,教师应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乐于为学生的质疑搭建平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感悟课文,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理由,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体

四、把握教学契机,实时“应生”生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应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在独立探索中成长、在自主发展中成熟。从学生“应师”走向教师主动“应生”,这是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一大发展新课堂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改变传统课堂学习中学生一味“应师”的现象,促成学生、教师互为主体,把握教学契机,实时“应生”生成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层层的莲花,教室墙壁四周挂了一些荷叶、荷花、莲蓬,给学生营造了置身满湖荷花中的情境。课一开始,我播放了江南名曲《采莲》,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在此基础上,我说:“小朋友,你们欣赏过关丽的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美丽的荷花。”然后,我让学生聆听诗歌的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课文美丽的意境;接着,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二为让学生品味课文的意境,读出课文的韵味,我借助多媒体演示各种各样的荷花开放时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感受荷花“香”的气息,我还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人,自由畅想自己的神情、动作、语言,由此体会欢快、喜悦的心情。这样教学,学生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