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评价,荡起智慧的涟漪 语文课堂口头评价的困惑于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评价,荡起智慧的涟漪 语文课堂口头评价的困惑于思考
发布时间:2024-07-05        浏览次数:60        返回列表

困惑疑虑——迷失评价方向 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课堂评价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在大量的听课调研中发现’我们的课堂口头评价运用与课改要求、与学生学习成长需要仍存在着很大差距,甚至步入误区。纵观当前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口头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量多、低效的重复式评价

有的语文老师上课容易“话多”一这跟教师轻率重复学生或自己的话有关。当然,有的时候重复是必要的。但是,很多时候,教师的口头重复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如对学生一般性回答作评价的重复等。这样的口头评价挤占了许多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导致课堂拖沓,枯燥乏味,效率不高。

2.教师一言堂式的评价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少教师习惯于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的教学,课堂上采取一言堂的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的最大弊端就是缺乏交往和沟通,否定了教学的本真意义——交往与对话,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

3.不加甄别的老好人式评价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了帮助、激励学生树立自信、挖掘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便试图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唯恐一句否定便使课堂出现冷场。我们教师的评价语是:“真好!…‘你真棒!‘真了不起!”“你的想法有创意!”“你真聪明!”一味的激励,简单的肯定,很少对学生的回答说“不”字。这样的评价语言随意,缺乏准确性、生动性、幽默性和独创性。评价流于表面的热闹,只能是“雾里看花”。 有效交流——把握价值取向 语文课堂是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这就注定了教学评价不可能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融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机智等于一身的因人而化、因人而异的教学智慧。

1.宽容的语言,使交流更显人文关怀

教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感受到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和宽容;教师要用一颗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创设有趣的、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探究、表达和合作交流,勇敢地展现自我,才有我们面向每个学生进行评价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应深知学生需要的是鼓励、肯定,评价学生时应避免出现否定的语言,尽量把批评的语言换一个委婉的说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反思。教师在否定时应讲究语言的艺术,应更多地给予学生以鼓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地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及态度上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充满人文魅力。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如果听到这样委婉的提醒,都会愿意接受并朝好的方向努力一这样的评价,少了讥讽和抑制,多了鼓励和关爱,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价值导向,使交流不失偏颇

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一个“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方向。

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当学生抱怨大海妈妈时,教师既要发现学生思维的与众不同,更应通过评价“照亮”其认识上的误区——遇到困难就只有抱怨。教师可如此评价:你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学习方法值得赞赏,但是我们想一想,大海妈妈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吗?她是故意把小鱼丢弃在浅水洼里吗?大海妈妈是多么希望小鱼能回到自己的怀抱中啊!这样的评价肯定了学生多元思维的优点,又引导他重新思考其体验,促使他在再度审视自己的思路时,主动建构正确的认识。这样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生长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评价,是高质量的评价。

3.灵活创新,使交流尽显灵动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独特、有创意作为教师要能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有位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时,让学生朗读一段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于是,那位老师微笑着悄悄地对该生说:“噢,你这样读,小动物们会被你吓跑的。”这种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学生也知道该怎么读了一

4.师生互动,使交流平等、融洽

传统教学中老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即使老师错了,学生也不敢出声。新课改首先要求师生平等,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没有距离,只有平等,只有心灵的沟通。课堂上,我经常读一篇课文或阐述一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觉得老师读(讲)得怎样?”这时候孩子们会说出许多我想不到的话。

生1:老师,你读得太美了,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

师:谢谢你的夸奖,老师相信你会读得更美。

生,:老师,我觉得你还要大点声,我有几个地方没听清楚。

师:对不起,老师以后一定注意,现在再听老师大声读一遍,好吗?

生3:(学生也不怕得罪我,尖锐地指出)老师,我觉得刚才这个问题,你讲得不是很全面,我想补充一下

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经常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助于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让我们牢记这句话。在课堂上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评价语言,营造一个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