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曲径通四意 文本研读深
杂志文章正文
曲径通四意 文本研读深
发布时间:2024-07-05        浏览次数:52        返回列表

要深入地研读文本,就必须准确地解读文本四意,即作者意、编者意、教者意、社会意。如何解读四意呢?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点来切入。

一、知人论世,探究作者意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研读文本时,我们只有扣住了作者情感的“韵”,才能很好地品味文字的“味”。但在实际研读文本时,我们往往扣不住作者情感的“韵”,有时即使扣住了,却又不十分准确,因为许多作者不论是时间或是空间,都离我们太遥远了。要想深入地探究作者的意图,就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写作的风格、处事的态度等方面来解读其作品。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他晚年闲居江西上饶农村期间所作,词人以白描的手法,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农村五口之家的生活劳作图,写出了作者眼中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景象,表现出其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词语言朴素,意境清新淡雅,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我们阅读此词的表面所得到的认识,但如果再联系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以及他的其他词作来解读这首词,我们会又有新的感受。

词人为山东历城(济南)人,出生于靖康之难后,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在金统区,词人目睹同胞之惨状,深知亡国之苦痛,四十余载一心挂记国家统一,临终时仍然大呼“杀贼”不止。.稼轩传世有《稼轩长短句》,传词六百多首,题材十分广泛,其中闲适词数量不少,但由于心系抗金,胸怀家园,所以是词“闲”而意不“闲”可以说,词人没有一刻不想着国家统一,从其作品中可以信手拈来为证,如“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等。此时,再回首《清平乐·村居》,我们还能说词人仅仅在描绘世外桃源般的农村生活吗?难道他不是在为泪尽胡尘里的遗民做一个梦吗?难道他不是在寄壮志难酬之情于田园风光之中吗?难道他不是在借此阐释“居安思危”、“居危思安”吗?

二、瞻前顾后,领会编者意

一篇文章,一旦进入教材,它就烙上了编者的意图、从教学角度讲,编者意图大于作者意图,所以,领会编者意图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现在很多教师在研读文本时,仅局限于选入教材的某篇文章,我把此戏称为“裸体研读”。这样是不可能准确、全面领会编者意图的,、最能体现编者意图的点在哪里?在单元主题中,在阅读提示中,在课后练习中,在“学习伙伴”中,甚至在“*”、“△”等符号中。这就要求我们研读文本时,必须瞻前顾后,方能真正领会编者的意图。

如《老人与海鸥》一课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痛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呜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编者为什么要选编这篇文章呢?先看“导语”:“学习本组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再看课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默读课文,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读下面的句子,交流一下从加点的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把句子抄下来。”(具体句子略)最后看看“回顾·拓展”:“我们以前学过一些描写动物的课文,如丰子恺的《白鹅》、老舍的《猫》、布丰的《松鼠》、想一想,本组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跟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和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看法以及学习这些课文后的收获”综合分析以上文字,我们不难领会到编者的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再走进课文,便会发现,海鸥见老人遗像时“意料之外”的举动,因为老人“褪色”的衣着、亲昵的语言、细小的动作、“企盼”与“生动”的眼神,皆在“情理之中”了 文本解读到此,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

三、依标据本,凸显教者意

如果说作者写作是一度创造,编者选编是二度创造,那么,教者解读就是三度创造了。既然是创造,就肯定要将自己的认识、理念、用意等赋予文本,即在研读文本时要凸显教者的意图。如何凸显教者意图呢?依标据本,即依据课标要求与文本特点进行解读。

就朗读来讲,新课标提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并在各个学段目标中明确表述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具体到某篇课文,究竟何处是进行朗读训练的“点”呢?这就会因教者而异了。如《检阅》这篇课文的朗读训练点,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材特点,可以定为“能有感情地朗读一组连续的问句”,即“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段话。很明显,这凸出了教者的意图。

作为教者,在研读文本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只做别人的应声虫,要在依据新课标要求、文本特点的大前提下,凭借自己的底蕴与素养,挖掘与确定语言的训练点、能力的增长点、方法的习得点。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别样的美丽。

四、联系时代,赋予社会意

适应时代是编写教材时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尽管如此,但由于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作品创作的时空性,其自身的时代意义也会凸显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必须切实联系时代,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赋予其当前社会发展的深刻内涵。

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一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花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就当时来说,这是十分“现代”与“现实”的思想,但联系现代社会来看,它明显地具有局F艮性。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既要有花生似的内在有用,更要能包装自己、推销自己的外在要求,光靠“挖起来才知道”很难适应社会了。所以,我们在解读类似此文时,一定要联系时代发展,赋予文本的社会意。

需要说明的是,这“四意”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以上仅就“四意”探究的切入略作阐述。我们也只有将“四意”准确地解读出、解读准了,方能把文本研读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