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警惕公开课的“障眼法”
杂志文章正文
警惕公开课的“障眼法”
发布时间:2024-07-05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案例呈现】

这是一节公开课(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观课结束后,评课者叫好声一片,评价一致为“行云流水”,很“顺畅”,很“丰满”二但笔者却发现了这样几个问题:

1.整堂课的个别发言只有几个优等生,有一个优等生前后发言达五次之多,其他多为齐答。大部分学生都正襟危坐,仿佛“唐僧打坐”。

2.整堂课过于“顺畅”,师生配合太“默契”,不像语文课,倒像课本剧。

3.同样的教学设计,好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课时都没上完。

【背景透视]

一、“一叶障目”法——让优生代替全班

优等生的发言确实精彩,让课堂如缀宝石,增添光彩,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得到了顺利实施,课堂进程如“一马平川”,毫无障碍。于是,这给听课老师造成了一种假象:好像全体学生都懂了。却不知,这些清脆、响亮的精彩发言掩盖的是大部分学生的似懂非懂,甚至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片断1:

师:“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适合唱戏的人。

师:(强调“唱戏”两个字,换了优秀学生发言)“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优等生:就是天生条件好,适合唱戏。

师:(非常开心,接着问)“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优等生:就是天生条件不好,不适合唱戏。

师:说得真好!

……(下面多为优等生发言。)

师:还有哪几个同学没有发言的?接下来老师请一个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发言。

优等生确实“争气”,问题回答得既正确又完整,为老师课堂教学的“流畅”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听课教师也被这种假象所迷惑——看,不仅教学环节流畅,老师还在关注“没发过言”的同学,“面向全体”的意识多强啊!但是,听课者略加注意就会发现,在这里,教师连续虚晃了“两枪”:先是当一个学生答错时,教师没有针对问题及时点评,而是连忙换人,连续叫优等生回答问题,保证了课堂进程的“顺利”发展;接着,又假意提问“没有发过言的学生”(没发过言的学生,在这节课上太多了!),好一个“一叶障目法”!引用一些上公开课的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上给听课的领导听的,平时才不会这样呢!”一语道破天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差生和中等生能学到多少东西?难怪,有一些老师上完公开课后,原班的老师需要重上一遍;也难怪,其他老师拿该教案上课,却感觉时间不足!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所以,公开课千万不能上成极少数优等生的独角戏,而让大部分学生做“忠实的听众”、“舞台”上的“背景”,一个个面无表情,让人不忍视之。

二、“虚假热闹”法——让合唱代替独唱

很多时候,教师说上句,学生答下句,集体回答很有气势,如操场上的口令整齐划一,使课堂上师生的对话显得“通畅”、“融洽”。

片断2:

师:举起——

生:小手!

师:掌声——

生:响起来!

片断3:

师:为什么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生:因为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 师:这样的眼睛—— 生:没有神。 师:梅兰芳真不是—— 生:唱戏的料子。 这样“气势磅礴”的课堂,声音如雷,势如破竹,不绝于耳,仿佛学生的生命活力真的焕发了,仿佛学生的心“热”了,血液“活”了,确实让人振奋。其实.这是公开课的另一个障眼法——“虚假热闹”法。我们不反对课堂上的齐读、齐答,这样整齐的读书或者回答问题,确实能够振荡学生的心灵,激活学生的思维。但笔者以为,这样的方法必须是在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我们不能把公开课几乎或完全上成合唱课,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怠惰,学生的个性会泯灭,学生的活力会消滞!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不要过分迷恋于集体作业的形式,不要造成一种一切顺利的表面现象。要把学生独立的、个别的作业作为学习的基础。”我们在观课、议课的时候,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每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教师是否提出了这样的课堂目的,即毫无例外地让每一个学生都从事独立的脑力劳动。

三、“步步紧逼”法——让牵引代替思考

以下是公开课的第三个障眼法——“步步紧逼”法。整堂课老师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思路,一环套着一环地“牵”着学生,每一个环节之间都设计了精美的过渡语,甚至每一个板块的时间计算都很精确,整个课堂流程没有任何“差错”,显得很“精致”。

片断4:

师:梅兰芳是怎样让眼睛从没有神儿变得会说话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放课文第二段朗读录音)

师:(录音放完后)哪一句话是写梅兰芳苦练眼神的?在书上画一画。

(生画出了:他常常驻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师:这段话中哪两个词是近义词?

生:紧盯、注视。

师:这两个词都是指怎样地看?

生:认真地看j

师:对,梅兰芳有时紧盯一

生:空中飞翔的鸽子。

师:有时注视——

生:水底游动的鱼儿。

师:课文是用什么词把这两种方法连接起来的?

生:或者——

片断5:

师:梅兰芳先生勤学苦练,让眼睛从没有神儿变得会说话,让自己从不是唱戏的料子变成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事让老师想到了一句古语。

(出示:梅兰芳画像,旁边配以梅花图案,空白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 学生齐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得不对做课老师的良苦用心表示敬意,一个个小而细的问题杜绝了因学生“漫天想象”而可能出现的“松散”,一切都是那么“紧凑”、“有序”。但是,课堂是“好看”了,对学生发展有什么好处呢?美国心理学家罗伊早在1974年研究课堂提问时就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立即回答,那么一般教师都会立即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的,此时的回答只能是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段进行应付。也就是说,这样不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学生的回答变长,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学生会诞生出更多其他的解释等等。然而对于许多老师来说,在课堂上哪怕增加几秒钟的“等待时间”也并非易事。因为害怕“等待”会造成“冷场”,也担心延长回答问题的时间,学生可能会心不在焉或调皮捣蛋。

凡此种种的想法,就出现了问题一个套着一个,画面一副接着一幅的现象。如上述课堂片段,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仿佛一只只训练有素的马戏团小动物,训练师发出一种口令,小动物们就做出相应的反应。“小动物们”表演得十分“好看”,而身为人师的我们怎能不一阵阵痛心和担心涌上心头?孩子的发展,路在何方?

【真情呼吁】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真实的。不做假,更不作秀,不牵强附会,也不刻意雕饰。真实的课堂,应是原生态的,是充满着变化的课堂,是激荡着智慧之火花,涌动着生命之泉流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