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学语文课堂需要训练的“理性回归”
杂志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需要训练的“理性回归”
发布时间:2024-07-05        浏览次数:52        返回列表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训练”与“感悟”是落实语文学习中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途径,因此,只强调“训练”或“感悟”而丢弃另一方都会有失偏颇。“训练”使之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化则更熟。这反映了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至于“训练”在先,还是“感悟”在先,要视学生、教材、教师以及具体的教学侧重点来决定。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曾一度被视为“语文课堂教学主线”的语言文字训练大有被挤出课堂之势,一股漠视语言文字训练的潮流正在涌动。

那么,什么原因致使语言文字训练如此的“失落”?

仔细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一个显著的变化: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出现8次的“语言文字训练”,出现9次的“听说读写训练”、“听说训练”、“读写训练”已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体验”、“领悟”等说法。于是,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是否需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产生了疑问,以为语文课只要让学生读一读、体验体验就行了,以致对学生感悟不当也不敢加以纠正,以为课程标准提倡“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言下之意,好像纠正了学生的误识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提“语言文字训练”,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当前语文界有一些教师只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在语文课堂上一味进行简单孤立、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纯技术性训练。但是,没有提“语言文字训练”绝不是不要“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文课程标准》把“母语学习”作为语文学习不变的目的,指出课程教学的目的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这三句话,分别表明语文教学的目的具有三层意思:一是出发点或终极目的,二是特定目的,三是各门学科的共同目的。终极目的是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共同目的的内容也比教学大纲的内容更加具体、全面,凸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但与此同时,关于特定目的,则增加了“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与“丰富语言的积累”的内容,强调耍在思想感情的培养上,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突出语言积累在学习语言文字中的重要性;“理解”、“积累”、“运用”等词指明了学习语言文字的正确途径。因此,课程标准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提法,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削弱学习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既然语言文字的教学仍然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之一,那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处理好“感悟”与“训练”的关系,把握好两者的“度”,以便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什么是“语言文字训练”

为了能理直气壮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们有必要先来理解其正确的含义。这里所谓的“语言文字”不是语言学里狭义的“语言”和“文字”,它指的是广义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我们可以从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找到佐证。那么,“训练”又为何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之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田本娜解释道:“‘训’是教导、教诲的意思,‘训’是教师的事,教师的讲、说、读、指点、教导就是‘训’;‘练’是学生的事,学生反复、多次的操作就是‘练’。”教师必要的基本知识传授也包含在“训”之中。由上述阐释可知,所谓“语言文字训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掌握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叶圣陶先生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在语文课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既符合“语文”的本来要义,又赋予语文新的内涵:第一,学习语言文字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体现了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二,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但更要着力于培养技能,即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能力。第三,“训”与“练”辨证联结,指明语文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准确把握“感悟”与“训练”的关系

“训练”侧重于部分,侧重于理解,是共性的、可测的、程序化的、技术性的。它是一个由外到内的学习过程.、“感悟”则侧重于整体的,侧重于感知,是个性的、模糊的、意向化的、情感化。它是一种由内到外的情感的体验过程。虽然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并不是水火不相容、完全割裂的。“训练”与“感悟”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摆正“训练”与“感悟”的关系,把握两者的“度”,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重“感悟”而忘“训练”,重“训练”而弃“感悟”,都无法改变语文学习“费时低效”的现状,无法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1.“训练”中促进“感悟”

在语文课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等于主张进行孤立、机械的字词句的操作和演练,而是要通过训练,感悟一些东西。比如:文章语言的表达形式、文章内容熔铸的思想、形象透发的意蕴、作者蕴涵的情感等等。因此.正确的“语言文字训练”讲究的是科学性,即站在“立人”的高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既要以学习语言为主攻方向,以培养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着眼点,又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爱国情操、爱美情趣、个性品质、思想方法和创造能力熔铸其中,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整、和谐的体现。因此,科学的语言文字训练必以促进学生的感悟为目的,否则,进行孤立的字词句训练,就不能通过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去领悟语言文字深处蕴含的情意。

例如,苏教版第十二册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第一步:让学生读读这句话,看有什么疑问。结果学生提出:彭总为什么要雅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为什么要发火?到底对谁发火?

第二步:教师出示下面两句话,让学生反复品读,比较,想想哪种表达方式更能使人物形象鲜明。

“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彭德怀望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说道:‘我吃不下,拿走!”’

第三步:引导学生从朗读比较中领悟到:课文用了“推开、发火”,凸显了彭总爱他的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的精神。如果用后一句就会逊色不少。 这样的训练过程,就不仅仅是孤立的、纯技术的朗读指导,而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给予必要的、恰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在读的训练中去领悟、体会,其效果是练得扎实、读得投入、悟得深刻。

2.“感悟”中结合“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的老师对此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因此出现了课堂上单一的“个性学习”、“情感体验”、“入文感悟”的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则退出了自己的舞台,造成教学的浮躁空虚、华而不实。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使之达到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时要结合“训练”,“训练”中加深“感悟”。

比如,我是这样教《最大的麦穗》第四段的:

第一步:反复读读这一段,看自己能发现什么。(强调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结合眼前的文章,看学生有什么体会)

第二步: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点滴发现。(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生思维碰撞,反省自己的体会)

第三步:让学生再次自由读书,感悟刚才自己没发现的但其他同学发现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只有通过内化,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让学生再读,就是给他们内化的时间)

第四步:抓住学生悟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扩展训练。如: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此相关的事情?(将学生悟到的知识点加以扩展练习,一方面可以读写结合,达到积累、运用的学习目的;另一方面也让那些感悟还不是很深的学生通过运用,进一步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第五步:再读读这一段,有什么新的体会?(这时学生对这段文章的结构特点、语言表达特点都已经掌握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感情才得以尽情倾吐。学生从理解这段文章到喜爱这段文章、理解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感悟——训练——再感悟”的过程)

语文课堂不应“淡化”甚至“失落”语言文字训练,而应将课堂植根在“语言”和“文字”这两块肥沃的土壤之中,让感悟成为这两块土壤上盛开的奇葩。因此,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课堂”更应让“失落”的训练“理性回归”,让我们渴望得到的学生的感悟更加真实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