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应给予“表达方法”更多关注——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应给予“表达方法”更多关注——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4-07-08        浏览次数:33        返回列表

新课改以来,听了不少五六年级的课,有一个感觉: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围绕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的,而对于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或许上课教师认为,在课堂上研究表达方法,太“理性”,不仅会影响课堂的“精彩程度”,还会被人说成是另一种形式的繁琐分析。其实,这种顾虑显然是多余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的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一表述给我们关注“表达方法”提供了“法理”依据,况且苏教版国标本已经将“表达方法”的教学要求编排在了相关课文的课后练习中。这一教学要求如何落实呢?

一、结合课文,突出重点

有些课文,值得学生学习的表达方法较多,而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在教学中切不可面面俱到,什么都讲,而应该根据具体课文,突出重点。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的《大江保卫战》一文,可借鉴的表达方法就有许多,如: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人物品格;通过一系列准确连贯的动作,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体现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气势,显示强烈的感情等。课文后面的第四道练习题是:“默读课文,说说第二和第四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提示我们,本课应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借鉴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教者应首先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弄清楚:课文第二自然段凸显的是群体形象,第四自然段着力刻画了黄晓文的个体形象及铁汉本色。第二自然段是“面”,第四自然段是“点”,进而领悟这种写法的好处: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既表现了全体解放军官兵奋力抢险的感人场面,又展示了典型人物奋勇拼搏的动人情景,全面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子弟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二、前后联系,加深理解

课本中经常会出现几篇课文采用相同写作方法的现象。我们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就要注意前后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此种表达方法的理解。比如,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第二课和第三课分别是《只拣儿童多处行》和《早》,这两课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采用了“借物(花)喻人”的写法。教材编委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特意将这两课编排在了一起,而且两课的课后都有关于此写法的思考练习,分别是“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儿童,为什么作者又用了许多笔墨写花儿?”“画出课文中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引导学生领悟“借物(花)喻人”写法的任务应着重放在前一课,即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通过充分阅读、启发、引导,让学生明白作者浓墨重彩写海棠花,用意是借花喻人,海棠花欢畅活泼地开放,令人舒怀、快乐,实际上是暗喻儿童。作者妙笔生花,将儿童和繁花联系起来,进而把他们和春天联系起来,抒发了自己热爱春天、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在解答《早》一文中有关写作方法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本课与《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写法有何共同点,再让学生回忆上一课中相似问题的解答。这样,学生答题就觉得简单多了,并加深了对“借物(花腧人”这种表达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三、把握好“度”,适可而止

因为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所以我们不可人为地拔高对学生的要求,对于一些常见、浅显的表达方法我们可以将读与写结合,巩固学到的写作知识。如学了《埃及的金字塔》一文,在学习了解了课文的“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了这样写的好处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仿写练习,巩固所学,学以致用。而对那些较复杂的表达方法则不能这样,如《只拣儿童多处行》、《早》等课文中出现的“借物喻人”的写法,《水》一文中出现的反衬的写法等,学生刚刚接触到,只要初步感知就行,如果让他们运用这些写法去写一段话甚至是一篇文章,就超出了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会让学生觉得很难完成任务,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时间把握上应适可而止,避免影响其他内容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需要“感悟”、“感动”等感性的思维,还应该有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这方面的理性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丰富的,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