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创设理想课堂 促进个性发展
杂志文章正文
创设理想课堂 促进个性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6        返回列表

并非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都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才是我们心中的理想课堂呢?笔者想通过两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来谈一谈。

教学案例一:

公开课上,我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苏教版第六册),开课伊始,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一边欣赏挂图,一边听课文录音)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文中的小汤姆和他的爸爸,请大家再读课题,想一想,你的脑海里会产生什么问题。

(生齐读课题后,纷纷举手)

生:为什么要把鱼放掉?

生:鱼是怎么得来的?

(老师用赞许的口吻肯定了学生的思考,并在课题后打了三个问号)

师:对于这些问题,你们准备怎样解决?

生:老师,我们认真读一读课文,从书中寻找答案。 生:老师,我们可以在课后上网查找资料得到答案。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学生迅速读起书来,学得积极主动)

反思:“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改最重要的理念,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这一理念?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要勇于打破预先的教学设计,善于变换方法,使课堂变为生生互动、师生交流思想的舞台。在教学中,教师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然而,要想寻求问题的答案,还要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教路”顺着“学路”走,没有牵的痕迹,没有教的痕迹,显得自然、熨帖,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情,学生慢慢就学会了学习。

教学案例二:

教学《三借芭蕉扇》(苏教版第十册)这课时,我想让学生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孙悟空疾恶如仇、英勇善战、敢于斗争的正面形象。可是学生的发言令我应接不暇:

生:我觉得孙悟空是个武艺高强的人。

生:孙悟空很有智慧。

生:孙悟空好动武。

为了顺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我不等学生说完就迫不及待地小结道:“孙悟空疾恶如仇、英勇善战、敢于斗争,真是个了不起的美猴王,让我们一起来认真研究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这些特点的。”这样的教学,对教者来说是顺其自然的,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了课前设计好的教路,但是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个性。本是一堂很有趣的课,结果学生们学得心不在焉,我还努力调动了好几次学生的学习情绪,但效果还是不佳。

反思:学生初读课文后,对孙悟空的感悟和认识是独特、真实的感受,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基础不同,思考角度不同,那么,他们的感悟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我认识到起初教学设计的两点不足:首先,我没有尊重学生不同的看法,一开始就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创造的热情.所以,其后出现启而不发的局面是必然的:其次,我面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资源,仅仅是“以不变应万变”强行将学生的思路拉上教师的教路,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和开发。

课后,我经过深思熟虑,将开头的部分重新设计如下:

师:同学们只读了一遍,就对孙悟空这么了解,真不简单。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对孙悟空的评价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那么,就请同学们帮老师把孙悟空的优点和缺点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自己对孙悟空的看法分类写在黑板上)

师:那么,你们觉得孙悟空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呢?(有的学生说好,有的说坏)好,那我们就分成两小组进行辩论,好吗?但是,辩论前,请大家仔细品读课文,从书上找出强有力的证据:(如果出现一边倒的现象,那么教师可出任其中一方)

这堂课重新设计后,让教师跟着学生的学情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把握资源,重组教学。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兴致必然高昂,精神必然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课堂上永恒的亮点,千万别让精彩从课堂上悄悄溜走。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一个完人的全面成长,更关注的是学科知识与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过程。因此,我们何不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课堂精彩起来,去创设教者所向往的理想课堂?

(责编 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