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让学生荡起成功作文的双浆
杂志文章正文
让学生荡起成功作文的双浆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7        返回列表

江苏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225300)刘元海

叶圣陶先生说:“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许多教师在作文内容的丰富性、作文教学方法及批改等方面总结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

欢桨之一:兴趣引路,快乐先行。

兴趣始终是转变学生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基本推动力量:学生在作文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越多,就越能激发其作文的兴趣,所以,作文教学应当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成功者”,让他们从内心产生“我能行”的自尊和“我很棒”的自信。

(一)激励进课堂。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喝彩,给他们掌声,培养每个学生成功的欲望。如在作文讲评中,对于那些比较全面的优秀作文,不吝赞扬,通过在年级内印发,在校办刊物上发表等手段,大力宣传这些好的作文;而有些学生的作文算不上好文章,但是文中有某一段精彩语言,或是修辞手法运用恰当,或是卷面整洁,甚至只是有一个新鲜的句子,我在批改时都要认真地记录下来,在讲评中予以表扬。这样做使很多不爱学语文、不爱写作文的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样,在作文讲评环节中,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用充满信任、赞美的语言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激励。

(二)游戏进课堂。游戏能使学生积极投入,紧张竞争,忘却作文动机,产生表达需求,构筑了写作表达的前提与基础。以哑剧《跳长绳》为例,在裁判员黄老师的一声令下,两名女生舞起了一根看不见的“跳绳”,所有的男生都跳了起来。在这些男生中,孙家两兄弟的动作是最夸张的,弟弟每次都跳得老高,还展开双臂,好像“小鸟起飞”,哥哥更是一跳三尺高,简直像要上九重天似的,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学生内心也充满了新奇和诧异。以上心理的直接外化就是“想说话”,但是游戏规则又不能说话。于是,文字表达的机制就形成了,矛盾以作文的呈现而得到解决。

这样做使作文成为一种对话,成为学生向往拥有的另一张嘴巴。由此,作文从应试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成为自由、活泼、动人、美好的事物。

欢桨之二:活动铺路,成功在握。

活动的刺激与诱惑,使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开放、多彩、活泼的作文活动,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才华得以展示,使之获得强烈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巩固学生作文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一)办好《作文周报》。为使班级《作文周报》能够正常出版,我让每位学生买一个周记本,记录当天最值得记录的人、事、物。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与选择的灵感,让他们选本周有关联的两个或三个事例,写成稿子并向《作文周报》编辑部投稿。《作文周报》在周末出版,学生能利用休息时间阅读,家长也相对空闲,会关注《作文周报》。家长看到孩子发表习作了,就会鼓励孩子再接再厉:看到自己的孩子没发表习作,就会要求孩子这周要认真写,争取下周发表。有的家长还和孩子一起评审、找错别字等,使作文教学真正实现了“家校”联合。

(二)展示作文成果。通过对“得意之作”点评及《个人专集》进行编辑,学生拥有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训练自我认识、提高的能力,我分阶段安排学生整理“得意之作”并自我点评,分析得意之处。学生在多次训练中被潜移默化,掌握了较多的写作技巧。例如,一位学生总爱抄袭别人的作文。有一次,我亲自指导他完成了一篇关于他参加跳远比赛获奖的作文,并在全班宣读。事后,他自己把这篇作文定为“得意之作”并分析:本篇作文得意之处在于比赛过程具体、详略分明,心理活动描写得特别好。紧接着他又补充:其实写这篇作文并不难,因为我把当时的情况记了下来。原来作文并不是“老虎”,这可去掉了我的一块心病。从那以后,这位学生的作文有了明显的提高。他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再也没闹因作文抄袭而漏洞百出的笑话了。

《个人专集》的出版也是作文教学中值得一提的好做法。过去,教师们往往因为假期作文质量不高头疼,从我班推行《个人专集》以来,学生不但精心写出了好文童,而且还精心编辑出了好集子,如有的运用电脑技术“武装”自己的集子,特别是在扉页写上“我十岁了”的诗,令同学们敬佩,令老师高兴,令家长感动。还有的在后记中写道:“要写出好作文,先要做好人……从小热爱生活,扬起理想的风帆……放眼观世界,一旦心中有动情之物、动情之事,笔下才会有动情之文。”多么朴实而深刻的话语,你不为它出自一个小学生之手而高兴吗?

诚然,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个长期的过程,作文兴趣的萌发和巩固也是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帮学生打造成功作文的双桨,使学生爱上作文,爱上写作。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