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别让“美”悄悄溜走
杂志文章正文
别让“美”悄悄溜走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45        返回列表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226300)江小佳 【教学案情】 《秋天》是一首满怀热爱之情,用生动形象的文笔赞美秋天的诗歌。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田野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人们忙碌着的情景,表达了人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抒发了作者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满腔热情。在这节课上,我与学生赏读了2—5小节,有这样两个片段:

片段一:

师:2—5小节中,你最喜欢哪一小节?

生:我喜欢第三小节。

师:那就请你读一读。

生没有读出文字的意境。

师:还有谁愿意站起来读这一小节?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众生:好!

师:我想,你一定很喜欢这一节。请你说说,喜欢这一节的理由。

生:读了这一段,我的眼前就是金黄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小路上到处弥漫着野菊花的香气。

师:香味在哪里回荡?

生:羊肠小路上。

师:嗯,是的。请你读这小节。

生:(读得绘声绘色,还闭上了眼睛,仿佛陶醉在迷人的香气里)

师:瞧他,读着读着都陶醉了。香吧?美吧?来,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齐读第三小节,男、女生再分读。

片段二:

生:我喜欢第四小节。(学生读)这一小节中,作者把水果当作人来写。

师:这种手法叫——

生(齐):拟人。

师:对,拟人。“嚷”,什么是“嚷”?

生1:“嚷”就是大声喊。

生2:“嚷”就是声音很大。每天回家,我都嚷着肚子饿了。(众笑)

师:“苹果、葡萄”为什么嚷?他们怎么嚷的?

生l:因为它们成熟了,他们想告诉农民伯伯。

生2:它们感到自豪,因为它们成熟了。

师:是的。谁喜欢这些水果?请你读。

生平淡地读第四小节。

师:请你再来一次。

生读第四小节,有进步。

师:读得非常好。

(众生纷纷把手举得很高,还想说说、品品自己喜欢的小节) 师:是啊!秋天真美啊!(怕时间来不及,匆匆收场)

【诊断分析】

备课时,在教学内容的分配上,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整首诗全讲,内容太多,也许会造成贪多嚼不烂的隐患;再想,那就只讲一两个部分。经过反复琢磨,决定教学第二部分2~6小节,最后第7小节作为机动,时间允许再进行教学。 我们知道,教学设计是一种预设,但是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学却并不一定能接着你的设想去发展,这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了。本节课上,学生生成的很多内容,学生心中的诸多看法、想法,正是本堂课的闪光之处,然而,我却没有好好挖掘,匆匆带过。这说明我的教学机智还有待加强。

通过教学、反思、修改教案,决定再实施教学。课堂上,我给足学生时间,通过读、说、品、悟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不是走过场,流于形式。这个环节教师始终有根线在导,无形但有力。学生汇报了他喜欢的小节,我就适时地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地分析、品悟,然后再辅以恰当的朗读指导,让教学水到渠成。比较课前课后的朗读,学生们有了更多感悟,完全把自己融入文章之中。

当学到写果园里的这一段时,我们进行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当“小老师”引导大家该怎样读这几句话,学生们觉得很新鲜,都跃跃欲试。通过约两分钟的准备,“小老师”们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地举手想要指导他人。有的学生认为,应该读得可爱些,果实的淘气、顽皮要表现得强烈;有的建议这几句要读得优美些,对丰收的美丽景色加以赞美;连平时朗读较差的同学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建议大家朗读时要把心放到句子的情境中来,一边想象当时的景象一边有感情地吟诵。”不管学生读得活泼还是优美,这都是学生对语句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老师应该珍视。

以“读”激活课堂,使学生学得有情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语文课堂必须让学生多读,采取多种层次的读。读中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在浓烈的阅读氛围(如品读、分角色表演读、加手势读、小组竞赛读)中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让他们真切体会田园物态的情趣,想象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丰收的场面,领略文章的意境美。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