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积极心态的魔力
杂志文章正文
积极心态的魔力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2        返回列表

记得有一年,学校里有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守规矩,很难管柬,耗尽了两位不同的老师的教书热情。其中一位提前退了休,另一位则干脆告别了教师岗位。这个班级声名狼藉,以至于没有一个代课老师愿意接手。不得已,校长给一位那年来应聘过但没有被录用的老师打了个电话,询问她是否愿意来这所学校完成本学年余下的教学任务,并许诺来年可以给她提供一个全职岗位作为回报。她欣然应允。 校长决定先不告知她即将面对的班级的情况,以免她知道后会被吓跑。新老师上任一个月后,校长亲临课堂旁听,想看看这个班级的状况如何。令他惊讶的是学生们都积极听讲,表现良好。下课后,学生们鱼贯而出,校长留了下来,祝贺这位新老师出色的表现。她表示感谢并一再强调成绩应归功于校长,因为是他把这样一个出类拔萃、这样一个优秀的班级交给她,作为她教学生涯的开端。校长吞吞吐吐地告诉这位老师真的无需谢他。

她笑着说道:“别客气了。我来这儿第一天就发现了您的一个小秘密。我在讲桌抽屉里找到了一份学生智商测试得分单。我很清楚这是一群极富挑战性的学生,他们聪明好动,调皮捣蛋。因此我必须努力使课堂变得趣味盎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她拉开抽屉,校长看到了那张单子。上面写有各个学生的姓名以及紧随其后的数字136、145、127、128,等等。 校长大叫起来:“那些不是他们的智商得分,而是他们的衣帽柜编号!”这位新老师把这些学生看成是非常聪明而又极具天赋的孩子,而这些学生也对老师的这种积极的想法与做法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09年第6期) 浅析析段语言积累教学的有效性

浙江温州市实验小学( 325000)吴小蓉 关于“语言积累”的问题已有许多人撰文论述,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语言积累的水平和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重新审视低段语言积累教学,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话题。

一、现状和问题:对语言积累应该有的正确理解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低段语言积累存在的问题核心是教学,关键是教师对语言积累的认识和教学时的操作。基于此,我们认为:语言积累是个过程,它不是机械地抄抄写写,也不是死背词语解释、语段、篇章。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思想、感情的沟通,教师要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积累才会有内驱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语言积累需要教师有一系列的智力操作、技术手段和方法策略。

二、策略:提升学生语言积累水平的三条途径

(一)课前:提高教师语言积累教学的研究能力

1.提高教师对语言分析的水平

教师对教材语言的研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语言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感知与感受。分析课文的词语、句式、段式,分析课文的表达方式,尤其要注意体现汉语一般规律的语句都要引导低段学生进行积累。

(2)从语言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提炼与积累。

(3)从语言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品味与赏析。

2.提高教师语言教学的策划水平

语言教学的研究内涵丰富,它需要我们分析、策划、运筹,将语言教学融于课文的整体教学之中,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增加积累、学会运用、学到品析与鉴赏。

(二)课内:让学生在理解、鉴赏、内化中积累

低段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尤其需要教师课堂上得当的指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在理解中积累、鉴赏中积累、内化中积累。

1.理解中积累

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环境,教材中阅读教学的内容注重时代气息和儿童的情趣,贴近社会生活。这要求我们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语言的魅力,产生积累语言的欲望。

在教学识字课“对子歌”时可以采取用词语说句子、结合词语读句子、给短语对对子的方法,让学生一步一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请看理解“上”、“下”字义的教学片断:

师:谁能用“上”来组个词呀?

师:谁能用“上”来说个句子?

师:上对……下,谁来用“下”组个词呀?

师:谁能用“下”来说个句子。

师:上和下是一对对子,我们来对对子好吗?

理解之后的词汇,在学生的脑海中才能够存活,也才能被积累。

2.鉴赏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积累的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鉴赏积累词语,做比较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有老师在教学《花钟》这课时对“苏醒”一词的教学,采用的就是结合语境,在朗读的对比中进行体会的方法。请看:

(学生读句子,声音响亮,“苏醒”读得短促有力)

师:孩子,烟草花是在暮色中苏醒的。(示范:读到“苏醒”时,缓慢轻柔)你这么大声音读,烟草花可就是被“惊醒”的了!想想该怎么读好“苏醒”?

(学生感悟,再读,越读越好)

经过对比鉴赏之后,学生对语句的感悟更加深刻到位,积累也水到渠成了。

3.内化中积累

语文课本中有好多好词佳句、名家名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说一段话或者写一段话,也可以让学生在复述中对课文的语言进行积累内化。比如,在一年级上册的《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有学生模仿课文写话:

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遥远的北京城,要举行奥运会,奥运会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看到这样的模仿,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吸收,只有内化吸收后的积累才是积极的语言。

(三)课外:给学生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除了上好阅读课外,我们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与课内阅读相关的大量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

1.为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作为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精心指导学生选择具有“精粹语言”(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文精品)、“目标语言”(高于学生语言发展水平、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言)和“伙伴语言”(略高于学生语言发展水平、在与伙伴交际时使用的语言)的读物,供学生阅读。

2.积累形式灵活多样

积累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所以不管是课外的积累,还是课内的积累,都应重视背诵。也可以是剪剪画画写写: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剪剪贴贴画画,所以,老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使之服务于积累。

3.搭建展示积累的舞台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要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积累的成果。可以是在语文课上,让他们运用课外阅读积累所得进一步感悟课文,将课文读厚;可以在语文活动课、班会课中,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可以在班级的展板上,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

这样,学生的阅读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