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以儿童的基石出发-----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杂志文章正文
以儿童的基石出发-----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3        返回列表

浙江温岭市石桥小学 陈士菊

当前,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现实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太关心语文,不够关心儿童;我们太关心教法,不够关心学法。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三者在课堂中相遇、联系、碰撞、融合,而课堂教学的价值却是由学生的“儿童特征”决定的,即“儿童本色”,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尤其是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是否契合儿童特征,是否具备儿童本色,决定着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

一、深度动机中见童心

在教学实践中,追求深度的倾向,称之为“深度动机”。深度的含义,在于教学是否真正为儿童的言语能力发展服务,是否关照到了儿童的精神需求,也就是必须在深度动机中见童心,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不是遥不可及。

1.确立价值点,具备“人格”的奠基。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关爱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孩子心灵感动,开发学生的潜能,落实学生主体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儿童不应当只是为了受教育才出生的,只把儿童一味当作学习工具来对待,是对童年不该有的忽视和摧残。语文教学在学字习文的同时,关系到人的精神建设问题。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听、说、读、写、恩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个性,激发动机,满足学生的需要,扎扎实实学语文。

2.立足发展点,具备“游戏”的精神。小学语文姓小,名语,我们应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要从儿童出发,促进儿童发展。教师要自觉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的视野解读课文,追寻儿童语文,凡是儿童需要的,有发展可能的,都应该尽可能地给予重视与满足。坚持让儿童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脑去思考,双手去实践,心灵去体验。

3.顺应认知点.具备“自我”的舒展。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要钻入蚁穴。”的确,与成人相比,儿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解读文本时,应唤醒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使学生人情入境;应注重以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应注重学贵有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与体悟文本的核心价值。

二、高雅气质中见童趣

语文教师要有诗的魅力,要有儿童的视野,举手投足间彰显着人文的气息,谈笑风生间透露出儒雅的气质。教师要善于以最简单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儿童为中心,用儿童的视角解读它;以儿童的角度观察课堂的语言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而教师对儿童的理解与思考在于教师是否尊重儿童世界自然与本真的状态。

1.呵护儿童的母语天性,培育儿童的语文阅读情感。儿童对语言有自发的好奇与热情,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小心翼翼地呵护儿童的这一特点,并尽可能地放大。孩子刚学走路与说话时,没有人会因为他的步履阑珊而责备,没有人会因为他的咿咿呀呀而恼怒,有的只是宽容与鼓励,孩子学习语文也应该有此待遇,这样,孩子才会对学习乐此不疲。

2.提取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有效的语言教学情境。重视语言教学的情境性,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或者注重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注重将语句镶嵌在整体的文本语言环境中理解。

3.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对于儿童的精神而言,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语营养,用琅琅书声为他们构筑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既是强健儿童的骨骼,也是丰满他们的血肉;既是给他们打造坚固的船体,也是为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薛瑞平语)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时间,留出空间,教师可以适当地退场,给学生生成的时间,不要拔苗助长。

三、华美织体中见童真

当前,我们有时会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精心设计话题,美其名日抛砖引玉,实际上则是给学生的阅读思维编织了一个美丽的囚笼,抹杀学生的质疑,营造出一种老师与学生很合拍的课堂:有时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诠释、演绎,以多种感官刺激学生大脑,代替学生的多元感悟,忽视对优秀文化的积累,课堂上热热闹闹,课余雾里看花。有时会任由学生自由解读文本,打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幌子,为了尊重而尊重,导致偏离了文本原来的意义。文本教师精心编织,构成一个个华美的“艺术织体”,而学生则成了教师完成这一织体的助手,这就失落了语文教学的本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追寻儿童本色,尊重儿童的天性,呼唤儿童的灵性,发展儿童的悟性,张扬儿童的个性,才能让低段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