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探索
杂志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探索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3        返回列表

广西博白县径口镇周垌村小学( 537600) 麦媛

课余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提倡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的同时,不能忽略了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只有兼顾了课堂和作业的有效性,才能真正落实有效的语文教育。有效的语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和知识消化、巩固、运用能力,也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效的语文作业应遵循分类科学,数量适中,难易适度,批改及时,反馈准确的原则。因此教学中,可以从作业的设计布置、反馈评价两个环节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一、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一)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要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给他们搭建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如在学了《翠鸟》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1)摘抄描写翠鸟样子的语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描绘你了解到的那些和翠鸟有关系的内容。(3)模仿课文的写法,选择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小动物,进行有顺序、有部分地观察,并写出观察记录。这样的作业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既可满足优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练有所得,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作业类型的多样化。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的学习要面向生活,应该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教师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就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内容上多扫描生活领域,尽量涉及学生关心的话题,接近他们的生活内容,吸引学生参与,说出心里话,克服作业对学生心理的压力,尽量避免学生粗制滥造甚至抄袭,提高作业效率。

1.预习性作业

此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熟读文本,初学字词,结合课文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可以上网查询,查阅参考书籍,向周围的人了解等。如学习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认识作者和作品,并阅读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篇或与本文有关系的一篇文章;查找其他作家写的关于探险的作品并阅读,试着发现其异同。课前布置扩展性作业,还让学生在初识课文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探究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在课上交流,也可放到课外共同找资料解决。因为这些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就有股热情,会想办法利用各种渠道来解决疑问。

2.基本技能性作业

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学科,必须扎扎实实抓好字、词、句、段的基础训练。所以,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这个基本的途径有识字写字,释词扩词,扩句改句,理解仿写,词句搭配等。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形成会读、会写、会用的基本技能。

3.积累性作业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文化积淀,积累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新课程目标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各类成语、俗语、谚语、诗句、格言警句,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可以让学生准备几个本子,摘抄一些名句、古诗、成语、名家名篇等,以课本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比如为了丰富学生的古诗句储存量,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增加文化积淀,可让学生积累各类古诗句,如描写花、鸟、山、水、雨、雪、风、月、春夏秋冬四季、思乡情、亲情的诗句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还可举行一些优秀作业展览、名句接龙、说成语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学生完成知识积淀,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4.练笔性作业

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能说会道”。练笔(作文)可以从低年级写一句话、一段话开始,逐渐养成写日记、周记、随笔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写所见、所思、所感,写读书心得,仿写,续写课文等。通过定期展评、交流,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比如教学《珍珠鸟》时,可以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小动物,并且要进行多角度、人性化描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培养,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作业的合理评价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多方面的,有知识的、能力的、态度的、习惯的。对学生的作业的评价要以客观、激励、导向为主,让学生能明白自己学习中的成功与不足,激发学习的兴趣,明确努力的方向。评价时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可取因素,从能力、情感等角度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要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

1.评价承担者的多元化。语文作业评价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评价局面。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要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形式要活泼多样。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等。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

3.评价层面的多元化。教师要注意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去鼓励学生。 作业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从习题的设计布置到批改与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最终服务于有效的语文教育。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