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活用图画书提升学生语言品质
杂志文章正文
活用图画书提升学生语言品质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5        返回列表

江苏邳州市运河小学( 221300) 张可增

图画书作为图文结合的一种复合文本,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笔者尝试在班级中展开图画书阅读实践活动,利用图画书阅读,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图画书,学习语言表达,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品质。

一、阅读图画,学习语言表达

1.观察图画,激发兴趣

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大意。看图说话历来是语文教师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手段。既然图画书里有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这个资源当然得充分地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读日本版的欧洲民间故事《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时,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图画语言”。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用一整版表现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这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故事的大意。在读的过程中,他们将躲在各处的小羊一一找出来,一遍又一遍地去体验这种“成功”的快乐。学生在阅读画面的时候,又从小羊不同的姿态和神态中理解了故事的情节。

2.观察图画,训练句式

图画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句式采用并列式的结构,除了内容不同外,几个段落的句式和用词基本相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先示范说开始的一两部分,提炼其中反复出现的经典句式和词语,让学生看图仿说其他部分。

例如《小猪变形记》,讲述了小猪先后伪装成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鹦鹉,但都不成功,最后发现做自己才是最快乐的故事。写小猪变形成其他动物时的几段文字,句式都相同,教师在教学完开头的变长颈鹿的部分后,可以提炼出“我是一只了不起的XX,我可以”这样的句式,让学生选择小猪变形成其他动物后的一两个部分说一说。通过这样的说话练习,学生可以多掌握一些有用的句式和词汇,也丰富和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想象情节,促进思维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具体表现在语文学科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联想和感悟的能力。图画书的故事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节奏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情节不断发展变化,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图画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情节的猜测,让儿童的思想与图画书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感悟作者的奇思妙想,领悟故事的结构美,使思维和语言得到锻炼。

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一直围绕着“小毯子”的变化,不断地制造悬念。我就选择其中一次变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由画面内容进行想象,从而感受爷爷的心灵手巧。当约瑟的小背心变得又破又旧后,他向爷爷提出帮助的时候,爷爷将布喀哧喀哧地裁剪起来,并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让学生想象这小毯子在爷爷手中会变成什么。在学生充分想象后,共同朗读“一件奇妙的外套”。还可以想象,妈妈、邻居、同伴看到他穿上这外套后,会说些什么。适度的情节推想,让学生获得阅读和创造的愉悦。

三、品昧语言,提升语言品质

各类图画书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品味语言文字的韵味,在感悟中积累语言,在运用中消化吸收语言。

1.朗读中感受语言

有效的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语义,再现情境,提高语言水平。小学生识字不多,常常还需要教师带着学生朗读。阅读中,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学生感悟文字的形象性,逐步引导学生和教师共读,使故事内容在儿童脑海中形成一幅画,并与图画书上的图画相互碰撞,相互补充,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

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气氛和童趣的故事,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教师先自己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读着读着,有节奏的语言韵律响在学生的耳旁;读着读着,母爱、亲情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感受到了。

2.积累中发展语言

小学生尚处于语言发展基本成熟,而文字符号尚未成熟的成长初期,他们像诗人、作家、音乐家一样,渴望寻求创作的机会和满足感。儿童文学作家使用孩子可以解读的词汇,熟悉的语句结构,再将主题巧妙涵盖进去,汇聚成结构完整与内容丰富的故事。透过阅读,孩子们聆听故事,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