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穿越时空叩击心灵点燃智慧——关于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思考
杂志文章正文
穿越时空叩击心灵点燃智慧——关于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30        返回列表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亭西小学( 226301) 李新国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在这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那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同天空中的星辰璀璨夺目,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了后人崇拜和学习的典范。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编排了一组历史题材的课文,有《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学生通过这组材料感知了这些人物的精神世界,深受启迪。现在我就来谈谈在教学这组课文时的点滴体会。

一、搜集材料,做好铺垫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文本,教学时不能单靠文本,局限于文本,而要活用教材,不仅要充分利用文本,还要利用身边的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服务。

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三国演义的有关资料,如人物故事、英雄卡片、电视剧情、有关歌曲等。教学伊始,我让学生说故事、唱歌曲、谈人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电视、课外书等媒介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有所了解,而且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国英雄人物卡片,介绍自己所熟悉的人物,学生的兴趣高涨,畅所欲言,而雄才大略、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都得到了学生的钦佩,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到了本课的教学上来,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水到渠成,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准确把握课文中心,深刻领悟人物精神做了铺垫。

二、紧扣文字,点燃智慧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上,具体表现为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而语言文字是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内在具有情感价值观,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紧扣文字,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祁黄羊》一课,引导学生探究“内举不避亲”时,我把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时说的“我不能不慎重”这句话换成“我一定要慎重”,让学生比较阅读思考。有的学生说“不能不”读起来更有力,有的同学说“不能不”强调了祁黄羊的决定很慎重,有的说“不能不”说明祁黄羊为了国家利益,是个爱国的人,有的还说他是出于公心……真是一石激起干层浪,学生通过这一个词句展开了有效的思维,在交流和撞击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双重否定句的表达效果,还感受到了人物的鲜明形象。

三、穿越时空,体验角色

历史题材的课文在时空上与学生有着明显的距离和界限,正是这个距离让学生对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感到陌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有一定的困难,甚至不明白古人的做法。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时,就有学生向我提出:公仪休为什么要拒收鲤鱼这样普通的礼物呢,现在这不是很平常的吗?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克服时空障碍,让学生走近古人,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历史题材的课文都具有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紧凑、模仿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感受人物的言行举止,探寻他们的思维轨迹,这样,学生的困惑自然就会解决。 《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一独幕剧通过两千多年前鲁国宰相公仪休爱吃鲤鱼却拒收鲤鱼的情节冲突,表现了公仪休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可贵品质。在春秋时期的官场里,公仪休身居高位能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但在请客送礼办事之风盛行的当下,学生就不能更好,更正确地理解到这一点。教学这一课时,学生了解了文本的故事情节后,我让他们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课本剧的扮演,体会故事人物语言特色,模仿古人的行为举止。学生趣味盎然,全身心投入,从而缩小了学生与古人的情感距离,减少了情感差异,使人物情感通过扮演得以充分地展示。学生通过体验清晰深刻地认识了人物形象,深化了自己的理解和领悟。

四、原文对照,提升素养

历史题材的课文都源于当时的记载或后来古人的记传,语言文字的形式以文言文为主,文字精练.意义深刻,富有特点。在编排课文时,为了适应小学生的特征改写成现在的文字。可以肯定的是,历史故事原来的文言文版本无疑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在教学这组课文时,我找出原文让学生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学生收获很大。如在学习《三顾茅庐》时,我分发了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8、39回文字整合而成的文言文版《三顾茅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明白了文言词语的意思,如“今番”、“汝”、“叱”、“日”、“应诺”等词;并让学生读一读文言文,学生读起来摇头晃脑,颇有古韵。这样重过程轻结果的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感受到了祖国文化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为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涉猎古文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责编 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