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例谈儿童诗的“朦胧教学艺术”
杂志文章正文
例谈儿童诗的“朦胧教学艺术”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40        返回列表

江苏海安县白甸-学(226682) 周国霞

朦胧感是读者对文学语言解读的最基本的体验之一,也正是有了朦胧感的存在,回归文本、张扬个性、多样解读才成为可能,这一点已在小语界达成了共识。就拿儿童诗来讲,它作为从儿童视角反映生活的载体之一,‘朦胧性”才能体现出“儿童特质”,所谓“童眼看世界”、“童话言生活”应该是儿童诗最贴切的注脚。

下面以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四册儿童诗《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儿童诗“朦胧教学艺术”的实践与体验。

一、营造诗意的氛围

走进朦胧的境界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始有境,入境始觉亲。”入境,是学习诗歌的根本,很多时候,读者对“境”的体验是朦胧的,无需体验同,不必表述清。因此,读者各入其境、各领其情,这也是“朦胧教学”的真意。教师要善于为孩子们搭建“入诗境”的阶梯,让孩子们一边走进文本,一边获得情感体验。 在揭示课题时,我指导孩子们看图并运用充满诗意的儿童语言激发起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夏天是热情的,夏天有眨眼的星星,有弯弯的新月,还有那美丽的荷塘……让我情不自禁地—一《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那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片,那一句句生动活泼的语言,唤起了孩子们对充满迷幻色彩的夏天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发了孩子们对亲近大自然、融人大自然的渴望,在“第一时间”把他们带进课文所描绘的诗境之中。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对文本的体验多样化、立体化,还让孩子们的心与作者的心贴在一块儿,从而达到“人诗境”的目的。

在引领孩子们正式接触诗歌之前,我设计了“聆听欣赏”这一环节:在轰隆隆的雷声中,在哗啦啦的雨声中,在火辣辣的阳光下,夏天这位小姐姐来了……接着孩子们一边欣赏着夏天的美景,一边聆听着课文的录音。这样的设计就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让孩子们徜徉在童话般的美妙世界里学习诗歌。 在文本的学习中,我又尝试着运用反复吟诵入境,发挥想象入境、音乐渲染入境、角色表演入境等多种方法带着孩子们走入诗境,使他们形成最佳状态,情不自禁地与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让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诵读诗意的语言 体悟朦胧的诗情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里的“读”主要是美读,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朦胧体验的美读。儿童诗的语言在形式上的排列美,节奏上的音韵美,意境上的深远美,情感上的丰富美,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学习诗歌并不是肢解分析,而是要通过反复吟诵,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充分感悟到诗歌中字、词、句所表达的音乐美、精确美、情感美。在本课的教学中,读的训练从“读通、读熟、读懂、读好”人手,历经如下过程: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朗读诗歌,感知理解;精读诗歌,丰富情感;美读诗歌,升华情感。

儿童诗的“朦胧教学艺术”拒绝教师独白式的、一语道破的“告诉”,而是一种读与悟的浑然天成,或朦胧模糊,或飘逸灵动。因此,我充分让孩子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培养良好语感的同时,让孩子们真切地感悟到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原因所在,从而快乐着荷叶的快乐。在一次次读诗、悟诗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诗情逐渐被激发,雨滴的惬意,小鱼的快乐,蝴蝶的美丽,蝈蝈的幸福,星星和新月给人们带来光明,荷叶的无私奉献精神都在充满诗意的诵读中尽情流淌。

三、发挥诗意的想象 体悟朦胧的精彩

儿童诗虽然简单易懂,但作者往往会大量运用模糊语言,增强思维的跳跃性,因此,“朦胧性”的留白就较多,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诗中的朦胧之处,跳出文本,进行基于个体体验基础上的升华与张扬,让孩子们发出“自己之声”。 这篇课文末尾的省略号给了孩子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我顺势引导他们在诗的“朦胧”处纵横驰骋,让诗句美妙动听:“小蜻蜓来了,在荷叶旁点水;小鸟来了,在荷叶上唱歌;小乌龟来了,在荷叶下乘凉……”当小诗学完后,孩子们都陶醉了,他们似乎意犹未尽,领他们再度走进生活感受夏天时,孩子们的诗心被触动,不知不觉萌发出创作诗歌的冲动。瞧,他们的语言是如此灵动:“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我想变成七色的彩虹,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我想变成大大的蒲扇,为老师驱散热浪;我想变成美丽的睡莲,静静地站在水中央;我想变成绿色的荷叶,享受雨水的滋润……”儿童诗“朦胧教学”最美的境界就是叩击儿童的心声,使他们有着诗人般“不吐不快”的冲动,尤其在低年级阶段,儿童的想象有着我们成人无法圈囿的张力。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充分释放,自由言语,以“诗人”的姿态去做生活与诗歌珠联璧合的使者,演绎出课堂教学的精彩。

总之,在儿童诗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凸显出“朦胧”的特点,用诗一样的语言诠释课堂,用诗一样的意境营造课堂,用诗一样的精巧构建课堂,用诗一样的激情精彩课堂。我想,在儿童诗的教学中不是要培养多少诗人,但应该让孩子们爱诗、读诗、写诗,让课堂充满诗意,让孩子们的诗性在朦胧中萌发,诗情在艨胧中涌动,诗心在朦胧中飞扬。

(责编 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