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另眼看语文课堂——观摩《九寨沟》课堂后的反思
杂志文章正文
另眼看语文课堂——观摩《九寨沟》课堂后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8        返回列表

江苏如泉市白蒲小学(226511) 戴红娟

时下的语文课堂,不少教师喜欢在文本内容的呈现上、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大做文章。许多语句和段落一读就懂,可他们却要设计出精美的课件来辅助学生理解,或者不厌其烦地领着学生翻来覆去地“感悟”。一堂课看似行云流水,以学定教,其实“教”和“学”处在同一个地平线上。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此的热闹而颓废?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天天学语文却缺少语言素养?静而思之会发现,症结就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 前些日子,我和其他学科的一些教师一起听了语文课。课后,他们的一些想法让我深受启发。

一、教学偏离了教材的主流价值

某日,我听了《九寨沟》一课。课文第一段是这样写的: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了解九寨沟的地理位置,领会其名字的由来。

(1)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九寨沟。

(2)理解九寨沟名字的由来。

(3)学着课文的样子介绍自己的家乡——如皋。

2.体会这段话的写法。

(1)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

(2)出示写有“万山丛中”“神奇”“散布”的词语卡片,请学生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这一段。

(1)理解“神奇”,读出神奇的感觉。(2)抓住方位词,读出地理位置。(3)抓住“散布”,读出多的感觉和名字的特点。根据这三个层面,要求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读,感受九寨沟的神奇。

到此为止,这段话教学完成,花时18分钟。只有50个字的一段话,真需要教师讲这么多吗?真的需要通过那么多的形式进行练习吗?小学语文教学在提倡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时期,就有很多教师不断挖掘课文中能体现语言规律的知识点来进行训练,有时还不分年级与学习对象的学习背景,不管有没有偏离教材的主流价值,一概进行训练。然而,随着对语文教学本质的不断深入认识,广大教师发现,这样的机械训练并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教师要有一种“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的气’度,能把语文的魅力传递给学生,唤醒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对阅读的渴望。因为有的时候,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完全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是环境熏陶出来的。

在上述教例中,这段话对学生来说是容易理解的,教师不必做如此细致的讲解与引导。如果学生能读得朗朗上口,了解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及名字由来,发现句子内部的逻辑顺序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就不会处于散漫的状态,思维才能活跃起来。

二、教学设计缺乏主线

某日,我与一位音乐教师听了另一位教师执教的《九寨沟》第一课时的教学。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为:

1.学会本课生字的读音,理解“窥视”“敏捷”等词语。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3.知道九寨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教师安排了四个板块:

1.猜谜激趣:通过猜谜语,揭示课题。

2.初读感知: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九寨沟的美丽风光,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乐曲,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学生兴致勃勃。

3.研读感悟:让学生当导游推荐景点:①参观“五花海”。②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走走。在学生独立准备的同时,教师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资料,学生看得不亦乐乎。

4.情感升华:让学生设计广告词,以吸引中外游客来参观。 纵观这节课,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是想把《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都体现出来,如①让学生当导游推荐景点,重组课文语言,通过实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②借助多媒体,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了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拓宽学生视野。③让学生设计广告词,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用语文、学语文的意识。④借助表演的手段理解“窥视”“敏捷”,让学生在具体的画面中很好地理解词语。本节课所传递出的新理念还有很多,难怪音乐教师发出了“颗颗晶莹”的赞叹。

然而,“颗颗晶莹,只是不能成为一串项链”这句话却非常形象地指出主要问题:教师的教学预设中没有主线。从学习目标的达成来看,有些教学设计明显偏离学习目标。一些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喜欢在文本内容的呈现上、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大做文章,却没有从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来考虑教学设计,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缺乏主线,目标达成度不高,一堂课结束时,学生仅是走马观花般游了一圈。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想对自己设计的课有所突破,如果能跳出语文看语文,也许会对自己有所启发。《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学科间融合,是否也应体现在教师教法上的融合呢?

(责编 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