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用“阅读密码”,阅读不再玄乎
杂志文章正文
用“阅读密码”,阅读不再玄乎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8        返回列表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226351) 张卫中

当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以后,表面上看学生把课文读得很熟练,甚至显得很有“感情”了。其实深入地问几个问题,发现学生还是游离在文字之外。研读文本重点段时,还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有人美其名日“个性阅读”,实质是远离作者初衷的。看上去课堂热热闹闹,其实阅读的效益很小,这也是语文课堂低效的原因之一。其问题在于学生没有找到阅读的突破口,没有抓住文本的“要害”。如果把文本比作一份密电,阅读的关键点也就成了文本的“阅读密码”。

一、什么是“阅读密码”

“阅读密码”包括文本的主题、行文思路、文本的言语线索。叶圣陶先生说的“遵路识斯真”,这里的“路”可以当做“阅读密码”来理解。例如,《莫高窟》这篇课文的“阅读密码”很明显,在课文的总结段最后一句话直接揭示出来:“莫高窟是艺术宝库,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行文思路是“总分总”的结构。在扫除阅读障碍后,我组织学生把课文读熟,再布置这样一道思考题:课文中哪些话离开了莫高窟本身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学生不难找出这些话,然后引导概括出主题,并反复诵读,记下笔记。紧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个“密码”去“解开”段落结构、段意、主要内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最精彩的章节研读,因学生心中装着“主题密码”,思考就有了“拐杖”,回答问题也有了一定深度,收益不小。

二、为什么要有“阅读密码”

先从文本的形成说起,作者从生活体验或间接材料中提升一个根本的主题,为表达这一主题,选取了典型性的题材内容,精心构思语言表达思路,巧妙谋篇布局,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选取对应的言语形式(词、句、段、篇)表达出来。可以看出,文本的一切,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无不围绕主题展开。主题或直接表达在文本中,或隐含其中;更多的丰富人文内涵,就像项链上的珍珠,串在主题所延伸的主题思路、行文思路这两条线索周围,独具匠心的表达形式、方法的应用,也蕴含其中。换句话说,文本就像是作者给读者发的一封密电,阅读文本就像解密电,读者解开文本密电的程度也就决定了阅读的收益。

三、怎样找到“阅读密码”

阅读“文本密电”的关键首先是找到“阅读密码”,在研读文本之前,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找到“阅读密码”。有的文本比较浅显,“阅读密码”直接表现在文本中;有的文本思路线索隐藏较深,没有现成的中心句等提示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例如.《天火之谜》这篇课文,故事记叙很完整,思路线索很清晰,却没有主题态度的暗示词句,我就采取了学生反复读,教师介绍背景、作适当提示结合的方法,学生较顺利地找到了“阅读密码”:赞扬富兰克林的细致观察、实验探究、坚持不懈、亲身探索的科学精神。有了这个“密码”,学生也就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把风筝实验写得那么生动和具体,富兰克林的表情为什么写得那么丰富,如他被电麻了还欣喜若狂等。如此多的指导都是为了丰富人物探索科学的形象。

四、怎样使用“阅读密码”

掌握了“阅读密码”及其规则的特点,使用时则轻驾就熟了。其实质就是心中遵循文本的主题思想、行文思路、人文内容、言语表达规律等文本“密码规则”,依据文本的言语,通过推理判断,充分感受言语背后的内涵与暗示、行文的缜密与巧妙,进而生成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人文话题,生成用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文本内容或与文本相关的新话题。简单地说,就是先直奔文本“主题密码”,再依靠“主题密码”进行分析理解,个性解读,开发文本,拓展延伸文本。

(责编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