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深入文本浅出教学
杂志文章正文
深入文本浅出教学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5        返回列表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 226300) 曹婵娟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在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树中一路前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也有不少教师只一味机械地模仿名家、大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涵,致使语文课堂表面热闹,实质低效。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倘若在“深入”和“浅出”中多思量,做到深入解读文本,浅出教学内容,定能打造出扎实高效的课堂。

一、深入文本,潜心研究

崔峦指出:“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在操作层面上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如何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教师自身对文本解读到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教师文本解读的水平,关乎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情的外延和收获的程度。

很多一线语文教9币课前阅读文本时,只是以教师的视角去读,心里装的仅仅是文本思想、文本特征、文本内涵,考虑的是编者的用意、学生要达到的目标。这样的思考和准备诚然少不了,但是笔者认为,如果结合以普通阅读者的视角,用学生的眼光去阅读文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会高屋建瓴,设计出合理高效的教路和学路。

1.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品读文本。

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很重视课前读教参,读现成的“精彩教案”,对文本却只是匆匆一览,并且在一开始阅读文本时就把它定位为教材。这样功利地读文本,无疑会破坏作品本身的整体美,影响教师对作品的欣赏与解读。教学时,教师会犯机械的“拿来主义”毛病,犯“走过场”、“走形式”的毛病,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解读深刻,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文中倡导:“慢慢走,欣赏啊!”课前教师若能以普通读者的视角走进文本,潜心会文,以从容的心态慢慢赏,用悠然的心与作者对话,那么我们的生命和灵魂会一次又一次地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并产生独到见解,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

2.用学生的眼光解读文本。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只有以学生的眼光去解读文本,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找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兴奋点,分析学生学习的疑难点,考虑学生学习的困难,才能找着适合学生学习的有趣而简单有效的途径。如此,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时,教师才能做到自己心里亮堂,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学生才可能学得明白。

二、浅出教学,生成精彩.

教师深度解读文本之后如何浅出教学,如何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成为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

1.找准“情”“采”点,作为有效切入口。

文本从哪里切入最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两个字,一个“情”字,一个“采”字。“情”是思想感情,“采”是语言文字表达。如果找到既有“情”又有“采”的切人点,就能“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情”“采”点包含着文眼,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是作品外景内情的交融点,它在结构上起着牵动制约全篇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抓住文眼,抓住切入口,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和把握文章的钥匙。比如《军神》一课,文眼就是课题“军神”,以沃克医生的惊叹:“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这一“情”“采”点为切入口,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自然会把刘伯承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表现都和这“情”“采”点联系起来,豁然开朗,通过对话、交流、朗读心生敬佩之情。

2.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阅读教学中,有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大,学生没有切身体验,如何让文字感性化,浸润到学生的心田,从而感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一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文本与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时,其生命活力就得到张扬,在被激活的生活经验中学生才能体验到生活的意蕴。

苏教版第二册《草原的早晨》一课,有这样一句话:“一只只羊儿涌出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我抓住“涌”字,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记得木偶剧团的叔叔阿姨来学校表演,教你们学操作木偶时,你们是怎样到台前去的?那时候你们心情怎样啊?”学生从曾经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体会到“涌”字包含着急切快乐的心态,体会到数量之“多”,速度之“快”,从而体会到羊群的活力、草原的无限生机。

3.依托媒体再现声像,凸显文化审美。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形象的多彩的信息比较感兴趣,恰当运用多媒体再现声像,可以为解读文本输入文化汁液,使课堂显得更为厚实而丰盈,充满文化的醇香和灵动的美丽,从而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如教学《少年王冕》第五自然段雨后美景时,通过多媒体展现画面——碧玉盘似的荷叶挨挨挤挤,晶莹的露珠滚来滚去,荷花经过雨水的冲洗,在微风中摇曳,更显得亭亭玉立……再配以优美音乐,学生在美丽图画和优美音乐的感染下心绪飞扬,体会到王冕当时的喜悦和兴奋,懂得了他的“独具慧心”缘自怎样的一种自然启迪。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得到情感的陶冶。

4.于文本空白处补述,想象说话。

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文章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点进行想象,这对深入理解课文常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如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你小小年纪,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这段话最后一个标点是省略号。倘若能抓住这个“空白”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到母亲的眼泪包含着痛心和无奈,姐姐的哭泣包含着痛苦和不解,孙中山綮握的拳头包含着痛恨和废除陋习的决心。

5.于历史烙印处拓展丰富,薄书厚读。

(1)补充写作背景。语文教材中关于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课文以及古诗词等都有特定的写作背景。这些背景包括当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也包括作者的人生经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一些文章,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理解方向。因此,在教学中做好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典故的引用能拓宽学生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对照原文剖析。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是经过编者修改的,也有的是对照古文翻译过来的。古文虽文字简约却寓理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在教学时,如果能够将文本与相关原文进行对照学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孔子与弟子谈论志向这部分内容浅显易懂,学生一读就通。如果在教学时不拘泥于文本,补充《论语》原文,对照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孔子的“仁爱”思想,让孔子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定格,还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感受到古文的韵味,汲取到古代优秀文化之精髓,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

(责编 夏天)